• 首页
  • 新闻报道
  • 大事记
  • 志书年鉴
  • 理论文章
  • 专题片
  • 典型人物
  • 文艺作品
  • 统计数据
  • 重大工程
  • 新闻发布会
  • 文件资料
  • 课题报道
  • 出版物
  • 个人作品
  • 重要实物资料
    1. 网站首页 新闻报道
    

    全部栏目

    • 新闻报道
    • 大事件
    • 志书年鉴
    • 理论文章
    • 专题片
    • 典型人物
    • 文艺作品
    • 统计数据
    • 重大工程
    • 新闻发布会
    • 文件资料
    • 课题报道
    • 出版物
    • 个人作品
    • 重要实物资料

    最新文章

    • 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2021年前3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 1-10月份我县经济运行情况
    • 太和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1]
    • 历史沿革
    • 最美湿地巡护人——太和县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党员陈万峰勇救落水儿童
    • 喜讯!太和清音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 四川吉峰集团来太考察
    • 省医药设计院组织企业考察团到太和县考察参观

    三星村去年集体经济收入全市第一

    挖掘蚯蚓、收集晾晒、包装外销………这是记者在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林下循环经济蚯蚓养殖现场看到的场景。当天,许多村民利用机械挖掘蚯蚓,然后打包销售给提前预定的浙江客商,客商预定了两千多元的蚯蚓。 三星村党委书记杨坤山说,2019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外地看到林下循环经济的效益,经过调研、考察,决定在村里种植的紫薇、女贞、红叶石楠等树林下养殖蚯蚓。 ..
    2021-08-30 14:51

    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施肥 “鱼菜共生”实现“一水双收”

    鱼儿在清澈的池中欢快畅游,养鱼过滤后的水,流入水培蔬菜池,养育出一片片嫩绿的蔬菜,一派生机勃勃、鱼菜共生的和谐景象。 这是记者在阜阳市全洲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现场看到的场景。 该公司将养殖与种植巧妙通过鱼菜共生方式融合,实现了“一水双收”。不但实现了生态环保,还效益颇丰,每年可生产无公害蔬菜20万斤、高端食用鱼4万斤,可带动周边贫困户30余人就业。..
    2021-08-30 14:49

    农产品体验馆品尝颍州味道

    琳琅满目的农产品摆满货架,前来体验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近日,当记者来到位于阜城阜南路与临泉路交口的“颍州味道”扶贫农产品体验馆时,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番景象。 “之前听朋友介绍这里能买到地道的阜阳特产,实地看了才知道,原来我们本地有这么多农产品。除了常见的芥菜丝、馓子、牛肉,还有蜂蜜、酒酿、焦馍,看着很吸引人,我准备多买一些,让身边的朋友都尝尝..
    2021-08-30 14:47

    养鸡场带动脱贫致富

    最低1000元起投,众筹10个扶贫养鸡场,资金用于购买育成鸡、食材、防疫等物资,以及给贫困员工发放工资……2019年,阜阳金牌养鸡场发起的这个名为“爱笑的蛋”的众筹扶贫项目已在颍州区三十里铺镇洄溜居委会结出了累累硕果。 “当年共有126人参与这个扶贫项目,每人筹资1000-3000元。一年内,大家拿到了分红及皖北树林蛋、树林鸡等产品,又把1.56万元分红捐给了洄溜居委..
    2021-08-30 14:45

    马凤林:群众之忧无小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018年4月,刚满33周岁的马凤林作为省第七批选派干部,到颍州区九龙镇李竹园村担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进村第一天,他在个人的扶贫日志上写下了这句唐诗,立下了豪壮誓言。 为尽快熟悉贫困户和扶贫业务,马凤林一上任就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在炎热的夏季,他曾晒脱了皮;为完善基础工作,他曾经连续工作24小时没合眼,连续两个..
    2021-08-30 14:43

    合作社带贫就业促增收

    每逢节假日,位于颍州区袁集镇的兰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都分外热闹:郁郁葱葱的果树下,鸡、鸭、鹅时而悠闲散步,时而嬉戏追逐;水中鱼儿时而静静浮在水面,时而悠然游向远方……市民在自己认领的果树地里采摘水果、蔬菜,体验农家生活,别有一番情趣,更难得的是,这里还是当地的扶贫就业培训基地,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发展的天地。 下岗再就业闯出一片天 合作社负责..
    2021-08-30 14:41

    特色产业助脱贫

    宽阔平坦的道路,整洁的村民广场,郁郁葱葱的小游园……当你来到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番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新农村景象。这个曾经“穷”字当头的地方,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行动的深入开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颍州区脱贫致富的典型。 特色产业助脱贫 “三星村想要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必须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
    2021-08-30 14:37

    照单种小麦价格翻一番

    “我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没想到地里也能生‘金子’。”日前,在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村民刘传启家中,看着满屋金灿灿的小麦,老人感慨地说。以前的三星村,贫困人口较多,脱贫难度较大。后来,村里和扶贫工作队一起,结合实际发展现代农业,引进茅台酒厂建设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和仓储中心。在全镇上下的努力下,2019年,集体经济收入较2018年翻了一番。 “农民按照企业指定..
    2021-08-30 14:34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
    • 35
    • 36
    • 37
    • ...
    • 156
    • 157
    • 下一页
    • 尾页
    • 157/1255
    Copyright 2021-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单位:中共阜阳市委宣传部 建设单位:阜阳日报社 皖ICP备10016733号-3 网络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