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助脱贫齐头并进奔小康 ——界首市科协助力精准脱贫侧记
2021-08-27 09:42:10


祥润家庭农场里,村民正在对辣椒进行初加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依托省科协“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项目,界首市科协带领全市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扎实开展脱贫攻坚、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引导助力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就业、素质提升,实现精准脱贫。

彩叶种植助力脱贫攻坚

金秋时节,开车行驶在界首市邴集乡三和村,马路两边笔直的彩叶树整齐排列着。“这些都是佳祺农业公司的产品,自从佳祺农业公司来了,乡村都大变样了,村民富了,环境也更美了。”界首市科协负责人介绍说。

界首市佳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9月,是绩溪客商胡仲华成立的一家快速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公司。“经过考察我们发现种植苗木的基地很多,但是种植精品苗木的很少,我们要么不做,要做就种植精品苗木。”胡仲华对记者说。在界首市科协的政策支持下,2017年胡仲华创办了界首市花卉协会,带领邴集乡和周边种植户开展彩叶树种植,“北京大兴机场的行道树就是我们的彩叶树。”胡仲华自豪地告诉记者。

目前,佳祺农业公司已累计投资2.6亿元,流转土地8600亩。自2015年起,佳祺农业公司主动加入到脱贫攻坚行动中,对界首市邴集乡三和村进行整村帮扶,通过采取“以企帮村、村企合一、村企相融、村企互动”的模式,实现“点对点”精准到位、“手牵手”扶贫攻坚。经过五年多的帮扶,三和村面貌焕然一新,已脱贫出列。

在现代林业生态示范基地里,记者见到了正在修剪苗木的三和村贫困户张意,虽然左手有些不方便,但张意干起活来却毫不马虎,“在这里干活离家近,收入还不低,不仅解决了我生活上的困难,也让我整个人更有精神了。”张意告诉记者,自2014年基地成立,他就在这里务工,除了务工的工资收入、特殊人群就业补贴,每年家里的一亩多地也有2000元的租金,这些都让他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带动、社会捐助、带资入股四种方式进行。”公司负责人胡仲华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他们已经通过产业带动贫困户800多户;就业带动基地周边贫困户200多人务工,每年发放工资约200万元;累计入股分红人数达到7000多人,共发放分红资金420多万元;每年发放土地租金1000多万元;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达230多万元。

产业扶贫提升造血能力

“通过建立特色突出的种养专业协会,市辣椒产业协会、花卉苗木协会、马铃薯协会等,以此为抓手,带动全市特色农业种植,以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界首市科协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省科协“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项目,通过所属的各农技协会,界首市科协积极组织贫困户参加技术培训班或组织农技专家上门实地指导种植技术,利用现有种植基地,引导部分有条件村民连片先行试种,实现脱贫致富。

在界首市科协定点帮扶的田营镇吴桥村,记者见到了正在工厂里忙碌的张建委。“今年的辣椒从7月份开始上市,现在采摘的应该是今年最后一茬了。”张建委告诉记者,“辣椒采摘后将在车间进行筛捡、烘干,简单加工后销往湖南、山东等地。”

2015年,看到家乡界首现代农业发展如火如荼,漂泊在外的张建委决定返乡创业,投资300余万元,成立了界首市祥润家庭农场,开启了规模种植辣椒的现代农业之路。目前,祥润农场已示范种植辣椒800亩,发展经济果木种植基地200亩,建设保鲜库600平方米、冷库580平方米、生产厂房2000平方米,拥有剁椒生产线两条。

发展农业投入大、风险大,散户种植形成不了产业,效益也低。为了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2017年张建委带头成立了界首市辣椒产业协会。通过与村级合作社签订订单,推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即公司出资保底价回收、合作社出地、贫困户种植(田间管理、采收),收益分红,使贫困户亩均增收4000余元。在张建委的带动下,吴桥村村民张子心、苑进红、田新志、张西运等人也纷纷跟着种植辣椒,成为辣椒种植大户,共同助力当地村民增收。

除了带动村民种植辣椒,协会还积极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就业机会,张建委告诉记者,祥润农场高峰期用工人数超过80人,他们会优先雇用周边贫困家庭人员。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贫困户的经济收入就有了保障。据了解,仅吴桥村在辣椒协会的带动下就有超过120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就业带动增强脱贫信心

为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界首市科协积极动员各类科技协会、科技人员参与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用科技助力贫困村产业发展,帮助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

邴集乡西张村的孙亚东是一名有着多年果树种植经验的种植大户,种植有国内优质新品种桃树600余亩,成熟期涵盖早、中、晚三个阶段。近年来,还与省林科院合作,共同研发富硒桃。2017年,孙亚东组织成立了界首市经果林协会,目前共种植桃树、葡萄、苹果等经济果树6300多亩。

“我们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免费帮助他们销售,为种植户解决后顾之忧,从根本上带动他们脱贫致富。”孙亚东告诉记者,为了让农户们种上优质果树,种好优质果树,在界首市科协的组织和协助下,孙亚东创办的天润发家庭农场累计开展了大小100多次的果树种植培训,还被评为“阜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

除了帮助有条件的农户种植果树,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经果林协会紧抓就业技能培训,帮助更多村民实现脱贫致富。“对于劳动能力较强的中年人,我们主要进行免费技术培训,教他们嫁接果苗、修剪果树,学会以后他们还可以去其他地方务工,一年下来可以增加2万多块钱的收入。”至于缺乏劳动力的老弱病残村民,孙亚东表示,他们会采用因岗定责的方式来解决就业问题,“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田间管理工作,比如拔草、浇水、施肥之类的力所能及的工作。”

据了解,自天润发家庭农场成立以来,常年在农场务工的有60多人,最多一天用工可达200余人,目前带动贫困户36户,年发放工资50余万元,对当地扶贫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采访中,界首市科协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界首市共有各类农技协会10个,下一步,在总结各协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他们将继续整合科普资源,下沉到基层;同时做好长三角优质资源的对接,不断转化和推广新成果,提高科技助力扶贫工作效率。

(李伟 葛婷 余晓堃)


上一页:界首供电开展系列扶贫活动 下一页:凝心聚力谋发展 务实为民谱新篇 ——阜南县许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