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古城镇“纪录小康工程”大事记 |
1 | 建国初期 | 东古城兴办了供销社,邮政代办所、粮站、学校、饭店、被服厂。 |
2 | 1992年3月 | 古城、张村二乡合并一乡,命名为古城乡,成立了中共古城乡委员会,同时成立了古城乡人民政府。 |
3 | 1992年8月 | 从狗元农场拿出11亩地与陈庄队兑换作为乡址,从五月份开始建房,建三层办公楼一座,33间,门市部10间,宿舍12间,四个月全部竣工。 |
4 | 1992年11月5日 | 开挖张余大沟,全长2587米,口宽14米,底宽2米,深4米。 |
5 | 1993年3月18日 | 经县供电局36号文件批复成立古城乡电管站,一年中,架设10KV线路8公里(每公里1.5万元)共12万元,架设低压线路35公里(每公里1.35万元)共47.25万元,购买变压器23台合计18.4万元。使全乡18个行政村有17个行政村通电。 |
6 | 1993年 | 古城乡调整产业结构,在祝圩、赵楼、大赵、张庙、五联五个村种植辣椒3500亩地,每亩收入700至1000元;在曾庄、古城、江李、孙马、凡马五个村种植杂交水稻4300亩,每亩产1000斤左右,比大豆收入提高一倍。 |
7 | 1994年 | 古城供销社在古城南街建一座两层大楼,活跃古城市场。 |
8 | 1994年11月 | 古城乡利用荒废地建立十六门轮窑厂一座,费用二十七万元,年产砖八百万块,利润十五万元每年。 |
9 | 1994年11月 | 古城乡对东大沟和八丈河进行清淤,工时十天,发动一万多民工清理东大沟4760米,八丈河1000米,完成土方27万方。 |
10 | 1994年12月25日 | 十一月至十二月份,县交通局在我乡铺柏油路4500米,于12月25日正式通车。 |
11 | 1995年3月 | 乡政府在古城村筹建了“古城乡复合肥厂”,年生产能力达1500吨,基本上可以满足我乡广大农民对复合肥的需求。 |
12 | 1996年3月 | 全乡动员修路46条,长达90公里;路旁植树9万多棵,四级林网进一步完善。 |
13 | 1996年9月 | 古城乡程控电话全面开通,已安装30余门,大大改善了通讯条件。 |
14 | 1997年10月 | 古城希望中学四层教学楼建成投入使用,共计三十个教学班,总投资120万元,其中石化投资30万元。 |
15 | 1998年6月 | 张村中学开始招标兴建,总投资200万元,其中主楼120万元,建设40个教学班。 |
16 | 1998年 | 古城乡通公交车,便利群众出行。 |
17 | 2000年4月7日 | 古城乡济河闸翻水站正式施工,此项工程解决了我乡绝大部分农田水利问题。 |
18 | 2000年5月 | 古城集扩建改造工程正式实施,扩建改造城北街3000m²;扩建改造古商城4500m²;扩建改造古东老街及供销社东段5000m²;扩建改造公安街南段路东2000m²。 |
19 | 2000年7月18日 | 古城乡引进外资在古城乡农场兴建的食用菌厂正式投入生产。 |
20 | 2002年4月15日 | 古城乡召开第四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徐辉、邢光亚、蔡明香、王祖彬、蒋孝顺、刘凤亚、徐杰、王健康新一届党委,徐辉任乡党委书记,邢光亚、蒋孝顺、蔡明香任乡党委副书记,选举产生了蒋孝顺、沈家杰、王祖彬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蒋孝顺任纪委书记。 |
21 | 2002年8月6日 | 为便于理顺地矿关系,更好地为地方和刘庄煤矿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古城乡成立古城乡地矿服务总公司。 |
22 | 2003年2月16日 | 古城乡人民政府向县地税局要求成立古城地税分局。 |
23 | 2003年6月25日 | 中共古城乡委员会上报《关于上报古城乡“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执政能力”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的报告》,古城乡启动“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执政能务”主题教育活动。 |
24 | 2004年3月9日 | 中共颍上县古城乡委员会印发《关于成立古新区居委会的通知》,成立古城新区居委会。 |
25 | 2005年1月10日 | 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 |
26 | 2005年1月25日 | 根据省委组织部统一安排,开始在乡、村两级党组织实行党务公开,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 |
27 | 2005年8月19日 | 经县政府批准开始新建政府办公大楼,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 |
28 | 2006年4月14日 | 开展计划生育走千家进万户活动。抽调40名干部,其中党政班子7名,成立20个工作组,进村入户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和生殖健康知识,有效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和政策知晓率。 |
29 | 2006年7月 | 修建颍上至刘庄煤矿的快速通道,涉及我镇3.9公里,极大的便利了辖区居民的日常出行。 |
30 | 2006年11月1日 | 对辖区境内淮北大堤进行加固。 |
31 | 2007年1月1日 | 政务中心办公大楼正式启用。 |
32 | 2007年3月20日 | 古城刘庄煤矿首批移民安置房开工建设,于2007年1月23日开标,总建筑面积5.2万m²。 |
33 | 2008年2月25日 | 古城乡召开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会议一致通过政府、人大、财政预算三个报告。 |
34 | 2009年9月6日 | 古城乡刘庄煤矿西区塌陷安置区工程建设开工仪式在江李安置区举行,安置区占地900亩,建成后将满足西区17个自然庄2400多户、6000余人的生活居住。 |
35 | 2011年2月 | 我乡毛圩村刘庄居民刘丽当选中央电视台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被授予第二届安徽省劳动模范、福建省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曾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
36 | 2011年8月26日 | 古城镇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胜利完成。 |
37 | 2013年7月20日 | 根据县《关于刘庄煤矿采煤場防区部分村庄搬迁安置的通告》(颍政【2013】32号)文件精神,古城镇召开涉及大李、小李、顾庄、前李四个自然庄动迁工作的镇、村、组干部会议,保证动迁工作顺利完成。 |
38 | 2013年10月6日 | 毛圩村毛小、小赵两庄的动迁丈量工作正式进行,地矿双方在刘庄矿召开了动员会并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署,共分为四个丈量组。 |
39 | 2014年 | 实施江李村美好乡村建设项目,共投入500余万元,用于中心村内道路排水、村室、文化广场、路灯、沟塘清淤、绿化景点、483套房屋改造升级等工程项目建设。 |
40 | 2015年1月 | 我镇于2014年10月开工,按照规定的标准要求实施了王台闸、江西沟、古城南塘等财政专项资金补助承担的小型水利工程,工程于2015年元月已全部竣工。 |
41 | 2015年12月17日 | 成立古城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所,所长:李建民,副所长:彭振利、高举。 |
42 | 2015年12月 | 古城镇开始新建邹王村村室,扩建赵楼、余联村村室,由镇政府和县委组织部拨付资金。 |
43 | 2015年12月 | 根据县下达的2015年度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任务要求,我镇于2015年11月按照规定的标准要求实施了古城大寨沟财政专项资金补助承担的小型水利工程,工程已于2015年12月全部竣工。 |
44 | 2016年11月29日 | 开始新建生活污水排放设施,每处采用预制化粪池、预制水泥盖板等污水排放设施,配套土方、池底防漏、地面平整等工程,各处之间用DN300的市政波纹管相联接,并与各村庄的原有预设排污工程相结合,形成一个总长5万一千米的生活污水排放管网工程。项目建成后,可收集并处理古城镇小马庄、小绳庄、花庄、施庄、樊马和塌陷安置区(西)共2567户的居民积污水,有利于改善区域水环境。 |
45 | 2016年11月 | 根据县下达的2016年度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5588”项目工程任务要求,我镇于2016年9月按照规定的标准要求实施了古城镇58眼机井及刘沟财政专项资金补助承担的小型水利工程。 |
46 | 2016年12月 | 邹王村年收入超过最低经济收入,达到贫困村出列标准,贫困村出列。 |
47 | 2016年 | 2016年引进龙鑫服饰、博浩塑业、中兴纸业等一批规模企业,引资额1.5亿元。引进世纪华联、好又多两个综合性超市,投资均在500万元以上。2016年利用塌陷区水面招商引进引进唐萃珠宝有限公司,打造了万亩淡水珍珠养殖、加工项目。 |
48 | 2016年 | 做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疏浚大寨沟、江西沟、大溜沟、芦桥大沟等沟渠20千米,打机井50眼,防汛抗旱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
49 | 2016年 | 古城镇新建大型水厂1处,位于古绳村,铺设管道20千米,管网延伸至全镇境内,主要涉及古绳村等6个村(社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源工程、厂区土建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净水设备、铺设干支管网、入户管网和辅助工程等,2017年投入使用。 |
50 | 2017年12月 | 毛圩村退出十三五贫困村序列 |
51 | 2017年 | 大赵村大赵中心村被评选为2017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 |
52 | 2017年 | 古城镇农村改厕任务完成289户。 |
53 | 2017年 | 2017年总计实施危房改造183户,拨付危改资金282万元。 |
54 | 2017年 | 我镇原有农村低保302户703人,覆盖面为1.48%,按照民政局安排2017年新增扩面对象523户872人,覆盖面为3.3%,为我镇社会兜底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
55 | 2017年 | 我镇工业园区已进驻的企业有颍上县众志建材有限公司、鼎力宸实业有限公司、安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瑞泰服饰、獭兔养殖场等。2017年我镇共计引资12.6亿元。 |
56 | 2018年3月19日 | 古城镇邹王村500平方米扶贫车间已经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 |
57 | 2018年4月14日 | 成立古城镇电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
58 | 2018年4月 | 古城镇花姚塌陷安置小区进行道排工程项目建设,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约19000平方米,铺设道路排水管网3878米,砌筑检查井177座,安装雨水井井箅84座,安砌混凝土侧石7574.77米,项目总投资513.36万元。 |
59 | 2018年7月3日 | 为推动古城镇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经济普查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根据《颍上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颍政办〔2018〕26号)精神,经研究决定成立古城镇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 |
60 | 2018年7月9日 | 撤颍上县公益协会古城镇公益分会,成立古城镇公益志愿者协会。 |
61 | 2018年9月10日 | 设立古城镇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编制2人,事业性质,财政全额拨款,按照“人随事走、编随人走”的原则,抽调赵明芬、张良良两人到古城镇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工作。 |
62 | 2018年12月 | 贫困村赵楼村顺利出列。 |
63 | 2018年12月 | 毛圩村建成0.5兆瓦村级光伏发电站,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增收,每户受益3000元。 |
64 | 2018年 | 大赵村张尤中心村和赵楼村祝圩中心村被评选为2018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 |
65 | 2019年7月 | 2019年7月开通新能源农村班线,极大便利群众出行。 |
66 | 2019年8月5日 | 我镇申请2020年对樊马社区4183亩、古绳社区4793亩、江李村5605亩、邹王村4112亩、余联村5737亩,五村(社区)合计24430亩农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67 | 2019年9月 | 补选进村“两委”16人,选派镇机关事业工作人员2名到村任支部书记,全镇8个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共69人。 |
68 | 2019年11月 | 教育系统党组织划归县教育局统一管理,镇党委对所管辖的8个村和社区党组织进行整顿,各村和社区分别成立党总支,形成“一个总支+两个支部”的组织架构模式。 |
69 | 2019年 | 2019年6月14日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建立古城工业园,将古城工业园纳入县经济开发区管理,采用“一区多园”的管理模式。2019年8月1日古城工业园已经县政府批准纳入颍上县经济开发区(颍政秘〔2019〕45号)。截止2019年,已经与浙江省长兴县18家纺织企业签订协议,18家企业已经在我县注册登记,并把合同保证金打入我镇财政账户。 |
70 | 2019年 | 2019年顺利完成192户426人贫困人口脱贫,申报六批特色种养业带动787户贫困户,申请资金215.57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实施光伏扶贫项目448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申报生态林业260户648人,栽植460余亩,牧原猪舍租赁项目带动382户,户均增收3000元。开发公益岗634个,开发居家就业岗位170个,年人均增收7000元;通过技术培训35人次,发放奖补资金3.5万元。 |
71 | 2019年 | 2019年实施危房改造14户,合计拨付28万元。 |
72 | 2020年1月4日 | 成立古城镇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及退役军人服务站。 |
73 | 2020年3月18日 | 古城镇赵楼行政村祝圩中心村污水处理站工程和古城镇大赵社区张尤中心村污水处理站工程交付使用。 |
74 | 2020年4月10日 | 古城镇2019年新实施农村改厕项目户厕934座、公厕2座。 |
75 | 2020年5月9日 | 我镇2020年因为林业灌溉的需要,按照县农业农村局的要求,根据我镇实际需求,共计打井5口,分别是毛圩社区打井2口、邹王村打井2口、樊马社区打井1口。 |
76 | 2020年7月 | 我镇境内颍左堤倒饶段共有防汛河段2129米,为切实做好我镇境内的防汛救灾工作,按照县防汛救灾指挥部要求,共计上堤防汛人员142人。 |
77 | 2020年10月23日 | 古城镇启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颁发工作。 |
78 | 2020年11月21日 | 为进一步规范古城镇村嫂理事会工作,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经镇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古城镇村嫂理事会领导小组。 |
79 | 2021年4月10日 | 2021年4月10日,由颍上县古城镇党委、政府主办,镇妇联、镇文化站、镇村嫂理事会协办的村嫂文艺汇演活动在镇文化广场举行。整场演出展现了村嫂们良好的精神风貌,推动党史教育学习深入开展,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了浓浓的喜庆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