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文化的历史底蕴,走出国门的精彩杂技,国内唯一一家以格林童话故事为原型的大型主题乐园,以封神魔幻故事为背景的魔幻之都,中国第一人口大县阜阳市临泉县,正搭建起恢宏亮丽的文化大舞台,将传统与创新精彩演绎,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11月16日,“杂技盛会 迎客天下”第五届安徽省民间艺术杂技节将于临泉县长官杂技小镇开幕。第五届安徽省民间艺术杂技节于主要活动有开幕式、杂技名家看安徽、杂技展演、中国杂技图片展、杂技惠民公益演出、安徽省非遗民俗文化系列展演展示、中原旅游目的地临泉旅游推介会等十项活动。
从“技”到“艺”的文化蜕变
“民间杂技看临泉” ,在过去,临泉杂技曾是当地人“玩把戏”卖艺的手段,写满了“讨生活”的无奈;如今,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走四方”“入殿堂”“出国门”三个阶段,当年的杂耍实现了从“技”到“艺”的蜕变,正带领着临泉人走向小康生活。
拉起围场,竖起旗杆,蹬技、顶技、走钢丝、转碟……每逢节庆日,在临泉很多集镇的空地上,在简陋的舞台上,一场场技艺高超的杂技表演轮番上演,热烈的掌声,如痴如醉的掌声,这是临泉特有的文化气息,也是这个孕育了237万人口的中国第一大县特有的热闹。
临泉杂技团组建者多为农民,“关上门是一家人,走出去就是一个队”,这样的杂技团在临泉比比皆是。在临泉民间杂技有着明显的家庭传承谱系,如马术中的马上倒立、马上射箭等,节目多为家庭祖传、师带徒等方法继承下来。
根植于民间沃土,近年来,临泉民间杂技发展迅猛,涌现出耿庄、韩杨寨、彭寨、彭小庙、韦小庄等一批远近闻名的杂技专业村。其中,韦寨镇韦小庄自然村35户、200余人,组建了30余个杂技队,被中国杂技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杂技专业村”。
兵家鼻祖姜子牙、百步穿杨养由基的故里,临泉县韦小庄被命名为“中国杂技第一村”。 走进韦小庄,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杂技氛围。村口的墙壁上都是各种杂技造型的宣传画,上面写着“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人人有一手”。
在韦小庄,杂技和干农活一样,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现在,“一户一车”仍然是韦小庄人杂技表演的主要形式,“天热了就到北方,天冷了就到南方”,走南闯北式的卖艺表演仍是民间杂技的主流。
从最初群众眼中的“杂耍”到登上舞台的艺术精华,再到如今在家门口举办艺术节,在临泉人的心里,杂技承载了他们建设家乡的美好梦想。2019年,临泉民间杂技艺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目前,临泉县有专业杂技表演团队近千支,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收入5亿多元,占据全省民营艺术表演的半壁江山。
2017年,临泉县投资5.03亿元,规划建设长官杂技特色小镇,依托千年古镇长官建立的长官杂技小镇内有杂技剧场、杂技学校和杂技小院,在为更多临泉杂技人提供聚集交流和稳定工作平台的同时,也成为展示杂技文化,留住游客的一大抓手。
“长官小镇以临泉民间杂技表演为重点,融入红色文化、晋商文化、清真文化等元素,致力于打造看杂技、听戏曲、访古迹、品美食于一体的现代旅游小镇。希望把杂技资源整合,为从业人员提供更多固定岗位和稳定收入来源,为他们留下来提供一个平台,让临泉人在家就能展示杂技。” 临泉县委宣传部部长徐红艳介绍到。
近年来,临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杂技产业发展,制定了杂技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措施,县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对杂技学校建设、杂技精品创新、群众性杂技艺术活动、杂技团队建设和杂技设施更新进行支持,对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和国家级、省级、市级比赛展演的节目及获得市级以上奖项的杂技节目,给予补贴和奖励。在加大财政支持的同时,临泉县还着力探索民间杂技艺术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以期使这一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杂技人才短缺的难题,临泉谋划把杂技学校纳入职业教育体系。此外,一系列针对扶持临泉杂技产业的“组合拳”付诸实施:打造杂技小镇、杂技小院,依托旅游产业,以杂技聚人气,让更多杂技人回乡,助力临泉成为中原旅游的目的地。
从封神演义的传说到封神魔幻之都
杂技艺术与文化旅游产业如何融合发展?临泉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
在县城西北角泉河与流鞍河交汇处、占地约3900亩的魔幻之都景区内,杂技与旅游融合的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魔幻之都文化旅游项目借助临泉深厚的商周历史底蕴、4000年文化积淀,充分利用泉河、流鞍河等自然资源,依托两大文化IP,围绕封神文化打造出“洪荒兽园”、“哪吒闹海水乐园”、“封神魔幻谷”、“传家小镇”、“古沈国历史文化园”、“流鞍河湿地公园”六大版块。
项目负责人李志刚介绍,该项目最能体现杂技与旅游融合的就是《封神魔幻秀》,这是根据《封神演义》而改编的大型封神主题4D魔幻秀,哪吒闹海、百战封神等情节在杂技演员的精湛演绎下,配以动人心弦的声光电效果,展现于观众面前,给人以梦回千年、穿越商周的别样感受。
项目区内共建有一大三小四个剧场,大剧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即将安装高空设备和后期装修,剧场建成后,可容纳1500名观众欣赏魔幻剧,三个小剧场则分别呈现《封神演义》故事里的部分片段。
十万分之一概率诞生的“雪虎”、时隔千年重现中原的“亚洲象”、猫科动物体型之最的“狮虎兽”、网红大嘴鸟“白鹈鹕”、呆萌的“长颈鹿”等。这些平日难得一见的珍稀动物在魔幻之都洪荒兽园皆可一览无余。 同时,洪荒兽园采用全新升级版观览车,特别增设投喂窗口。游客近距离观赏动物的同时还可直接进行喂食。
在洪荒兽园里汇集世界各地珍稀动物近200种,涵盖猛兽区、食草区、萌宠区、凤鸣园、灵猴馆等十五大展区,融合三场大型动物实景演出。为发扬临泉“杂技之乡”优势,开设各类动物特色表演。在孔雀放飞广场可见证“孔雀东南飞”的恢弘场面,在海狮表演馆可欣赏“水中芭蕾”的精彩演绎,在凤鸣园内可惊叹“百鸟还巢”的壮观景象。
记者了解到,目前,魔幻之都已为40万余人带来优质的旅游体验,从2020年1月12日临泉魔幻动物园开园当天至今,游客已达30多万人,为临泉的旅游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人气,成为中原旅游的新亮点。
将童话故事“搬”到现实中来
“青蛙王子,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小时候的我们都渴望走进那梦幻般的童话国度,在临泉,你可以实现这个遥不可及的童年梦想,亲身体验那个梦一般的童话王国。
北依流鞍河自然风光带,西临古沈大道,中环格林童话世界是国内唯一一家以格林童话故事为原型,集旅游、度假、休闲、住宿、科普、文化体验、研学于一体的欧陆风情主题乐园。
作为临泉县引进开发的第一个大型文旅项目,总投资6亿多元 ,“大手笔”之作的临泉中环格林童话世界,500亩环河大境,塑造丛林探险、秘境仙踪、花海奇行、渔夫沙滩、魔法庄园五大缤纷场景,以科技和娱乐相结合的理念,打造格林童话里的梦想天地。
今年“十一”期间,临泉中环格林童话盛大开园,以全新面貌迎接八方游客,为“双节”又添一景。 此次开放的东区,共有游乐项目23个,包含亚洲第一峡谷漂流、大拇哥太空之旅航天主题科技馆、睡美人欢乐王国童话故事体验馆、过山车等项目。
其中峡谷漂流项目全长630米,影视体验端84米,用投影、全息成像等手法打造6个梦幻场景,集溶洞、珍禽、猛兽、精灵于一身,给游客带来一次奇幻之旅。睡美人欢乐王国,占地1000平方米,以睡美人为故事主线,以魔法棒为引领,利用最新VR、AR等手段打造解救精灵、唤醒公主、3D格林画廊等场景。
“把格林童话文化基因注入旅游发展,可以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不断满足游客需求,同时可以更好地树立文化旅游新标杆,打造中原旅游目的地,皖北旅游新名片。”临泉县县委书记邓真晓表示。
从讨生活的“杂耍”到登上舞台的艺术精华,从封神演义的传说到与杂技密切相联的魔幻之都,从童话里人人向往的梦幻王国到现实中的格林童话城堡,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交流碰撞中,这个坐落在安徽西北角的人口大县正洗尽铅尘,“变”出崭新的文化新景象,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惊叹,拓展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以上图片由临泉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