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红色文化站 抗战烽火昭示后人
2021-08-31 09:28:34

界首市靳寨乡,“张大桥阻击战遗址”纪念碑巍然矗立,周围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宽阔的公路四通八达。谁能想到,80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针对日军的恶战——张大桥阻击战。

1941年2月,日军渡过黄河侵犯豫皖苏边界,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军队奋勇阻击。这场恶战持续一天一夜,牵制了日军进攻界首城的步伐,为抗日军队集结界首赢得了时间,使得进犯界首城的日军不得已弃城而逃,让时有“小上海”之称的界首城免遭严重破坏。作为积极抗战的典范,张大桥阻击战在打击日军嚣张气焰的同时,更鼓舞了界首军民甚至是豫皖苏军民抵抗日军侵略的士气。

为了向后人昭示这场恶战,靳寨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围绕张大桥阻击战历史和当地红色英雄故事,打造了“靳寨乡抗战史馆”。抗战史馆占地面积80平方米,分为“张大桥阻击战历史”“靳寨乡革命英雄”“伟人在界首”3个展区,通过文字、图片和讲解的形式,展示抗战烽火,缅怀革命英烈,让人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走进展馆,“靳寨乡抗战史馆”7个红色大字首先映入眼帘。在“张大桥阻击战历史”展区,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一幅幅油画展示了日本侵略者之残暴、抗日军民之英勇,向参观者们讲述着那段战火纷飞、浴血奋战的历史。

“靳寨乡革命英雄”展区,展示着两位抗战老兵的照片和抗战事迹。抗战老兵杨保清今年已经103岁,依然精神矍铄。1944年,他所在的连队驻守在渑池和新安交界的一个山口上。一天,一股日军向山口进攻,由于山很高,且修筑了防御工事,日军白天没有攻上来。天黑后,杨保清奉命站岗,借着月光看到一个鬼子爬了上来,躲在一棵大树后面。当鬼子走近时,杨保清猛然跃起,鬼子来不及躲避,被一枪托撂倒,跌下山崖摔死。每每谈起这段第一次战斗时的情景,杨保清依然斗志昂扬。

“伟人在界首”展区,展示着刘少奇、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等在界首地区活动的足迹以及军民团结如一人的动人故事。1939年10月,刘少奇一行200余人到达界首,分住在西向义街、东向义街、南向义街的群众家里,他们除了宣传抗日、讲述抗日故事和革命道理外,还逐家逐户打扫卫生、挑柴担水,帮助老人洗脚,获得了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

靳寨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说:“每年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等重要节日,在校学生、青年团员、党员干部等各界群体,纷纷到靳寨乡抗战史馆参观。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抗战史馆更是接待来自阜阳市、界首市及各乡镇的参观团队20余次。”(邢文文 王海涛)


上一页:安徽界首:工业经济强势开局 实现“开门红”.. 下一页:界首:中药材“配出”致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