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魁:把贫困群众冷暖放心头
2021-09-02 15:25:24

2016年11月,暂别熟悉的教育工作,朱亚魁被颍州区教育局派驻九龙镇五坑村担任驻村扶贫专干。4年里,他心系困难群众,全力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为五坑村发展贡献了力量。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五坑村经济落后,文化教育基础薄弱,2016年拥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319人,是颍州区重点扶贫村之一。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心。”驻村工作刚开始时,村民对扶贫工作不理解、缺乏信心,朱亚魁挨户遍访贫困群众,与大家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想要村民接纳你,就要融入他们,把村当家,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朱亚魁随身携带的工作日志上,记录着每户贫困户的需求:亓先侠老人窗户漏风需要维修、李兰英老人窗户玻璃坏了需要换玻璃、季长云老人耳朵聋需要个助听器、董治坡和董文平老人需要电动轮椅、丁子玉老人拆旧房需要帮忙……

“我不仅是扶贫政策的‘宣传员’、精准扶贫的‘联络员’,更是贫困群众的‘服务员’。”作为扶贫专干,朱亚魁不仅仔细了解贫困户需求,更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大家脱贫致富。

为改善村里的办学条件,让孩子们上好学,朱亚魁积极联系颍州区教育局上报情况。在他的协调下,区教育局投入400多万元,帮助五坑村建设了幼儿园,修缮了小学,配备了电脑、图书等设备和资料。除了提升基础设施,我们还通过助、免、补、奖、贷、捐的资助工作体系,努力使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朱亚魁说。

帮助贫困户增收,朱亚魁还主动当起“推销员”。年初疫情期间,在区教育局的协助下,他联系城区部分学校采购五坑村农产品1657份,共计16.57万元,并持续推动帮扶单位以购助农,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他积极联络,区教育局投入10万元与阜阳师范大学联手,谋划建设高品质蔬菜大棚14个,目前项目正在施工……

如今的五坑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公共服务设施逐渐完善,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2018年实现贫困村出列,目前贫困发生率降至0.27%,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6.4万元。

(阜阳日报)

上一页:一个基地带动一个产业 下一页:拐弯村脱贫路上不“拐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