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省33项民生工程我区涉及29项,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农村危房改造、水利薄弱环节治理、城市老旧小区整治我区无任务。较2019年,今年民生工程新增3项分别为农村改厕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出生缺陷防治、智慧健康建设。提标5项分别为城市老旧小区整治将智慧安防建设纳入改造内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提高至250元/人(+30元),财政补贴提高至550元/人(+30元),中央、省、区按6:3:1配套;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新增冬季取暖工作;困难学生资助中高职学生奖学金、助学金覆盖面提高10%,本科、高职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提高300元;文化惠民工程中农家书屋退出民生工程,新纳入农村应急广播建设。调整3项分别为原农村污水、农村垃圾治理纳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不再单列;智医助理纳入智慧健康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退出民生工程;秸秆综合利用退出民生工程。2020年,全区民生工程计划投入资金12.16亿元,目前已拨付资金11.4亿元,占已到位资金的100%,截至8月底,党建引领扶贫工程、“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贫困残疾人康复、就业创业促进工程、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程、技能脱贫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智慧健康建设、职业病防治、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保险类项目参保人数全部达到上级要求,其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自民生工程实施以来,颍泉区不断创新机制、扎实举措,强化过程管控、突出民生导向、服务民生福祉,科学谋划、精细实施,稳步推进民生工程取得重大成效。一是明确责任、高位推进。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持亲自抓、负总责、常过问,定期开展实地督查,及时掌握进度、解决问题、推动落实;召开民生工程专题会议,现场解读2020年民生工程实施要求,安排部署推进民生工程工作;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与区直相关部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一把手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加强调度、重点实施。积极开展民生工程会商工作,了解区直部门上一年度民生工程突出问题和各级绩效考核整改落实情况,明确各项民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重点关注疫情期间民生工程实施保障情况;坚持“周巡查、月调度、季督查、年考评”的督导机制,开展综合督查、第三方绩效评价等督导活动,保障民生工程规范有序推进。三是优化支出、保障资金。提前做好2020年民生工程各项资金测算工作,并结合新增项目和提标扩面等因素,及时调整区级民生工程预算,确保不留资金缺口。开通民生工程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资金用在民生关键处,发挥好财政资金精准补短板和民生兜底作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严格落实涉农、扶贫、就业、双基建设等专项资金监管,做到资金准确申请、及时拨付、专款专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聚焦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工作,做细做实政策梳理、数据汇总、项目储备、台账建立等准备工作,扎实推进33项民生工程建设,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落实好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政策,夯实民生工程实施保障基础。四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开展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月活动,提升群众对民生工程的知晓率;借助“两会”平台,编印《颍泉区2019年民生成效宣传手册》和《颍泉区2020年民生工程政策宣传手册》,随会议材料一起发放到每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手中,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充分利用网站、微信等媒介广泛宣传民生工程政策,针对2020年受疫情影响的整体环境,将医疗、社保、救助、就业等项目作为重点宣传,精细宣传内容,切实提高宣传实效;开通民生工程线上服务渠道,保险类项目开通线上缴费、查询和待遇领取服务,培训类项目新增网络授课模式,加强线上指导培训,同时利用网络人力资源市场平台,积极开展线上招聘活动,促进就业供需信息有效对接。五是加强管护、持续推进。坚持把持久发挥效益作为实施民生工程的着力点,完善建后管养政策体系,明确管护责任主体。进一步细化管护办法,针对不同项目分类,采取财政投入、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管养,做好日常检查和重点督查。建立健全建后管养考核激励机制,坚持人大、政协社会舆论监督和重点督查、审计监督相结合,对照民生工程后续管养标准,严格兑现奖惩。积极开展民生工程建后管养第三方绩效评价,精细建后管养监督环节;开展“民意调查”、“回头看”等活动,了解群众对民生工程建后管养的建议和满意度,做到建管并重,使民生工程真正惠民心、达民意。
(一)聚焦“六稳”“六保”目标要求。坚持以重点民生工程实施为抓手,精准落实培训就业民生工程,开发就业岗位698个,实施技能提升培训1875人,提升就业困难群众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扎实兜牢基本民生,投入困难人员救助资金1.36亿元,保障农村低保20073人、五保供养3871人、孤儿334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25人、救助补贴贫困残疾人17472人、城乡医疗救助11.47万人次,确保群众生活有保障;拨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资金4.6亿元,保障64万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支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服务建设资金1.3亿元,建成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处、镇级养老服务中心6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39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逐渐完善。
(二)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程,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园区35个,带动贫困户838户,引导6400户贫困户开展自种自养,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党建引领扶贫工程,落实驻村扶贫工作队办公经费共74万元;强化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效益,拨付4512万元,帮助贫困群众更多的分享产业扶贫红利;修建“四好农村路”215.73公里,县乡公路大中修46公里;改扩建农村水厂19处,发放健康脱贫“351”“180”保障资金6085.78万元;为900名贫困精神残疾人发放补助90万元,130名残疾儿童获得康复训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20件,困难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三)优化“三农”工作服务体系。利用各地已建成的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室,通过信息平台,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推动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自然村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1510户,4所镇级农村污水处理厂、8所村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正在试运行;5个省级中心村美丽乡村项目有序推进。完成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程,农村电商服务网点实现全覆盖,培育电商经营主体54家,培育年网销额超1000万元的农村电商企业2个、年网销额超100万元的电商品牌企业2个,建设农村电商示范村2个,促进农村电商发展。
(四)文化教育及其他城乡公共服务顺利推进。免费开放1个区级文化馆、1个区级图书馆、6个镇级综合文化站;拨付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金17万元,开展农村文艺演出62场、体育活动65场,完成部署89个行政村应急广播建设;新建、改扩建7所公办幼儿园,发放学前教育幼儿资助1098人;拨付学杂费及公用经费9990.6万元,为82304名贫困学生发放免费教科书和生活补助,完成校舍维修改造项目54个;发放中职、高中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资金908.52万元,受助人数4031人;配备学生终端686台,完成12个智慧学校主讲课堂建设、21所智慧课堂建设。同时,水环境生态补偿序时推进,棚户区改造新建安置4000套,建成1012套,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下一步,颍泉区将以此次新闻发布会为契机,主动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媒体的监督,努力完善民生工程监管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上,以科学的机制体制引领各项民生政策精准落地,把民生工程建成老百姓满意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让更多人享受民生工程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也欢迎大家对我区民生工程实施多提宝贵意见,更多的关注、参与和监督民生工程的实施,为决胜脱贫攻坚,加快颍泉经济社会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