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我村扎实开展各项帮扶措施,现将2013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高庄村共有5135人,2013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111户249人,贫困发生率约为4.85%。目前我村共有贫困户123户319人,其中已脱贫户114户298人,未脱贫户9户21人。(2014年脱贫0户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4.85%;2015年脱贫0户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4.85%;2016年脱贫10户3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5.82%;2017年脱贫27户8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4.03%;2018年脱贫26户9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53%;2019年脱贫58户10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14%。);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因病致贫40户,占比32%,因残致贫41户,占比33.6%,缺技术4户,占比3.2%,缺劳动力26户,占比21.6%,缺资金8户,占比6.4%,因学3户,占比2.4%,自身发展动力不足0户,占比0%,因灾1户,占比0.8%,其他0户,占比0%;我村2014年以来基础设施(如道路,水,电等)和基础公共服务明显改善,硬化道路5千米,安装路灯60盏,新建文化广场1个,沟塘清淤2千米,全村安全饮水已解决,通生活用电和生产用电,农村电网改造已完成。我村现有标准化卫生室1个,村医1人、幼儿园1所、小学2个,在编教师18人,残疾人工作站1个。村卫生室对贫困户实施了健康体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帮助办理慢性病卡等健康扶贫政策,贫困户基本医疗得到了保障。学校由原来的9000平方面积扩展到现在的12620平方面积;扩招6名教师,学生由原来的196人增加至现在的263人,贫困户教育问题得到保障。我村现有一栋标准化村室,设置有为民服务大厅、残疾人康复室、图书室、会议室等,室外设置大舞台、篮球场、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等设施,方便了群众办事和文体活动需要。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全部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申报87户,边缘户产业申报2户。
二、脱贫攻坚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全面完善脱贫攻坚扶贫信息档案。一是全面完善全国扶贫开发子系统信息,系统中出现的身份证号错误、姓名错误、家庭成员错漏等情况,给贫困群众的生活及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为此,协助乡领导把系统中“错、漏、缺”等不精准信息整改作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力争使我乡扶贫开发系统中相关信息达到零错误。因此,第一时间录入扶贫主体、扶贫项目等信息;二是要完善全村贫困户档案,规范建设脱贫档案,以及动态调整后贫困户的档案。严格按照上级贫困人口精准识别要求,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在识别时严格按照“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农户申请、村民评议、数据比对、村第一次公示、乡镇审查并进行第二次公示、县复审并进行公告)程序要求进行精准识别。2020年没有返贫人口;为了保持脱贫能够长期稳定,对所有贫困户都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根据户、人落实了帮扶措施,有劳动能力的掌握了一技之长,发展了产业或进行就业,需要兜底保障的进行了兜底保障,并严格落实“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要求持续开展帮扶工作。
(二)提高产业帮扶成效。结合地理条件、气候因素,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兼顾市场因素,合理调整产业供给。同时要做好服务工作,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努力开拓销售渠道,实现贫困户发展产业有目标、有计划、有支撑、有销路、有保障。
(三)高度重视光伏扶贫。我村光伏电站2个,光伏收益户为112户,每年每户贫困户增收3000元左右。聘用贫困户为光伏管理员9人,光伏管理员月工资400元。
(四)扎实推进就业扶贫。对外出就业的贫困人口,了解他们的就业意愿、就业岗位类型,宣传返乡创业、就近就地就业的条件和政策,落实贫困户公益性岗位9名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五)稳妥开展金融扶贫。贫困户发展需要的资金,金融扶贫是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资金保障。在强化引导的情况下,进一步稳妥开展金融扶贫,引导贫困户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风险低、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产业,经农商银行调查考核,需要进行金融扶持的全部落实扶持措施。
(六)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做到扶人扶智扶精神、脱贫脱困脱俗气。落实“一对一”“面对面”的思想教育方式,进村入户,做好群众工作,激发群众主动脱贫意愿,消除贫困群众单纯依靠政府资助的“等靠要”思想,制定切合实际的帮扶措施,使贫困群众看到希望,提振脱贫信心和勇气,让贫困群众真正参与扶贫开发,形成政府主动帮扶、贫困群众实干的扶贫开发局面。
(七)巩固脱贫措施。不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促进持续稳定增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对边缘户,要加强落实联系人并全部录入安徽省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救助帮扶措施。
三、政策落实成效
产业扶贫:2016年以来共实施到户产业372次涉及补助资金81.1955万元(2016年19次,8.8万元、2017年98次涉及补助资金14.365万元、2018年110次涉及补助资金20.5915万元、2019年58次涉及资金14.443万元、2020年87次涉及资金22.996万)。
危房改造:2016年完成危房改造3户,拨付资金5万元。
2017年完成危房改造17户,拨付资金11.6万元,2018年完成危房改造6户,拨付资金12万元,2019年完成危房改造4户,拨付资金5.2万元。
光伏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我村光伏电站2个,光伏收益户为112户,每年每户贫困户增收3000元左右。聘用贫困户为光伏管理员9人,光伏管理员月工资400元。
教育扶贫实施情况:高庄村小学和幼儿园各一所,实施雨露计划和教育资助,2016年以来教育资助165人,雨露计划申报共计36人,已享受教育资助23.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学生上学的问题无一因贫困辍学。
社保兜底:健康扶贫方面实施“351”“180”政策,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门诊、住院一站式结算”,解决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低保“提高保障标准,提升救助水平”从2013年的最低标准每人每月90元,现提标最低标准每人每月230元。
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10个,光伏管理员9人、生态护林员1人。
基础设施建设:饮水安全自2013年以来,贫困户安装自来水已全部安装到位。修建道路6余公里,安装路灯100余盏,修建文化广场3个,沟塘清淤20余条,安装排水管794米。
金融扶贫:包括户贷自用(一自三合)和户贷企用(2016-2017年实施)。2016年“户贷企用”资金80万元,每户每年收益3500元;2018年通过一自三合模式(“户贷户用自我发展”“户贷户用合伙发展”“户贷社管合作发展”“户贷社管合营发展”)为18户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资金90万元。
四、新冠疫情对脱贫摘帽影响及恢复情况
1、我村疫情防控情况:一是领导重视,全面防控。我村于1月22日(年28)开始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春节期间正常工作。二是加强包保,强化重管理点人群。我村无确诊人员。三是强化宣传,做好入口防范。新冠防控宣传方面开展了“五个一”:①每村宣传车和电动车小喇叭,逐庄进行宣传;②发放每个武汉地区返乡人员一封信;③向群众发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一张告知书,还张贴到每个自然庄;④在武汉返乡人员门口张贴警示纸;⑤在乡宣传渠道发布了一系列疫情防控和健康科普知识。并设立7个防控卡点,18名乡村干部值班站岗。依法依规对过往车辆及人员实施疫情排查防控,对车辆进行消杀,对人员进行登记,确保不漏一人一车。
2、疫情防控恢复采取举措,即按照市委安排部署,全面推进四大增收行动:一是持续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增收行动。深入实施“四帮四促”,扎实推进稳岗就业,二郎村有序引导87名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加强就业信息服务,通过“智慧阜南”“阜南在线”等平台积极开展线上招聘,发布最新用工信息,轻松实现指尖应聘,推动就业意愿和就业岗位精准对接。二是持续开展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增收行动。疫情防控期间实施的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缩短公示时间,优化工作流程。并在原奖补基础上提高20%。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2021年,我们将继续巩固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坚持以发展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的做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搞好脱贫户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