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庄村基本情况
王店孜乡曹庄村位于王店孜乡政府东南方向,全村共有19个村自然庄,1380户,5370人,常年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2016年贫困发生率6.1%,截至2020年贫困发生率降至0.05%,通过五年的努力,已实现全部脱贫145户,325人(其中2016年脱贫5户7人;2017年脱贫22户49人;2018年脱贫46户97人;2019年脱贫64户150人;2020年脱贫8户25人)每户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脱贫成效显著。
二、五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我村精准扶贫工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对标看齐,查漏补缺,合力攻坚,严格奖惩,对标销号,以铁的纪律,严的要求,实的作风,好的成效,狠抓落实,努力让脱贫攻坚得到群众认账、上级认可、社会认同。
(一)狠抓责任落实
1.加强领导。成立村扶贫工作队配合乡助驻村工作队,并且对因工作关系调整等情况调动的人员,及时向乡政府报告调整扶贫成员,同时及时调整具体帮扶责任人,切实做到精兵强将抓精准扶贫,干部中坚力量在扶贫一线。
2.明责定目标。每年制定扶贫工作计划,明确年度工作任务清单。
3.强化纪律。为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任务落到实处,通过抓责任落实工作,我们始终抓好二项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一是抓好扶贫专干、村扶贫干部和乡驻村工作队的扶贫知识培训,让这一批人成为了抓精准扶贫的行家里手,切实解决扶贫工作有人抓和抓得出成效的问题。二是扎实开展好每年的春、夏、秋、冬季攻势行动,深入掌握村情,制定好翔实的一户一策方案,做到了年度目标明确。
(二)狠抓工作落实
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明确责任,健全机制抓落实。
1.实行精准扶贫严格的包保责任制,乡干部、医生、教师、村干部明确到户,按图作战,确保基础稳、信息准、帮扶措施实。
2.实行定期会议制度,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碰头会,实行互动,形成合力抓落实。
二是坚持工作做在经常,抓落实。
始终坚持最笨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最有效的办法。以作风换工作成效,开展好群众会,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从而达到一个转变:就是从帮扶责任人到群众贴心人,从而成为贫困户家里人的转变。
三是突出重点,以强有力的支撑,抓落实。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五年来,我村争取上级农田水利等部门帮助,整修渠道、路、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狠抓产业扶贫、极大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通过狠抓工作落实,目前曹庄村扶贫攻坚来势非常好,群众心平气顺,干部干劲十足,工作基础在提升,特别是产业发展来势十分强健,全年共引进投资超200万元项目2个,新发展超百亩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人,带动贫困户近百户。其中做到比较好的有桑蚕基地带动贫困户10户,桃园基地带动贫困户5户。
(三)狠抓政策落实
1.抓好政策宣传,做到扶贫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一是每年发放政策宣传手册1000多份,做到每家每年都人手一份最新政策清单;二是开展好群众座谈会十余场次,宣传十九大精神及扶贫政策;三是帮扶责任人和村干部进村入户,与群众促膝谈心,宣传政策。
2.抓好产业奖补政策落实。2016年全村享受产业扶贫种养17户36人下发奖补资金78000元;2017年全村享受产业扶贫种养50户83人奖补资金下发57680元;2018年全村享受产业扶贫种养177户235下发人奖补资金230880元,2019年全村享受产业扶贫种养82户200人下发奖补资金157370元;2020年全村享受产业扶贫种94户222人下发奖补资金224700元,=建成闫庄、刘沟角、西张3个村级光伏电站,92户贫困户发展家庭3千瓦光伏发电站,已实现并网发电创收。
3.抓好教育补助政策落实。所有在校生困难补助全部落实到位。2016年落实“雨露计划”1人次,共计6000元2017年落实“雨露计划”2人次,共计1.2万元。2018年,落实“雨露计划”4人,共计2.4万元;2019年,落实“雨露计划”4人,共计2.4万元;2020年,落实“雨露计划”5人,共计3.6万元落实
4.抓好安居政策落实。2016年落实危房改造7户,发放补贴9.6万元;2017年落实危房改造13户,发放补贴10.6万元;2018年申报贫困户危房改造8户,发放补贴16万元;2019年申报贫困户危房改造5户,发放补贴10万元
5.抓好兜底保障政策落实。全村共有160人享受低保政策,14人享受五保政策,87人享受残疾生活补助,41人享受残疾人护理补助;医疗救助政策按规定程序执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投入力度,实现精准帮扶
我村将坚持促农增收、富民优先,进一步加大精准脱贫的投入力度,重点在乡村振兴上进行谋划,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重点在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资料、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实际问题上,以实际行动做好精准脱贫工作,深入推进精准脱贫工作有序开展。
(二)着力产业扶贫,改变发展理念
要充分发挥我们自身资源禀赋、环境优美的优势,挖掘适合我村发展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桑叶,果蔬农产品产业,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改变贫困户等靠要心理,加大其自身发展力度,实现脱贫不返贫的目标。
(三)注重实际成效,建立督查机制
强化效能督查,落实考评制度,将督查考评结果作为干
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逐步创建“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督促,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