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扶贫攻坚各项部署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双包”定点帮扶制度,集中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帮助宁老庄镇长营村内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实现脱贫目标,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现结合该村村情和宣传部工作实际,制定2016年宁老庄镇长营村扶贫开发计划如下。
一、长营村村情概况及宣传部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
长营村位于宁老庄镇西部,全村辖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6500多亩,主要产业以种植小麦为主。全村现有农户
1500户,人口6967人,其中低保户147户,低保人口243人,低收入农户460户,低收入人口1500人。全村农村劳动力数3600人,外出劳动力2100人。按照区统一安排,由宣传部负责帮扶脱贫贫困户共计52户,经精准摸排统计,52户贫困户脱贫需求基本集中在养殖、技术培训等方面。
二、扶贫帮扶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按照省、市要求,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促进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紧抓新一轮扶贫村扶持政策,充分利用整治村创建契机,坚持以脱贫开发为导向,以扶持贫困人口为重点,走整村推进之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力度,加大劳务脱贫开发力度,坚持“产业富村、生态立村、文明育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整治村创建契机,着力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全面推进常营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二)目标任务:针对贫困户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精准扶贫帮扶措施;帮助长营村完善主要基础设施,发展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自然村建设规划合理,使村容村貌整洁文明,社会治安稳定有序,邻里关系和谐和睦,群众素质整体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村民生活水平得到根本提高,经
济文化和社会得到全面发展。
1、狠抓经济发展,制定实施精准扶贫计划,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幅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多功能发展的目标,这既是实现生活宽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础。因此,在脱贫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抓好“三高”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同时积极推广冬暖式大棚反季节蔬菜生产技术,树立有机、绿色品牌。
(2)集中力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长营村具体情况,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3)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根据贫困户具体情况和需求,采取维护整体利益扩大项目覆盖面,能带动全村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及生态全面发展与贫困户优先原则相结合的办法制定实施精准扶贫计划措施。大力发展种养殖等相关产业,抓住发展契机,增强经济实力,力争各项经济指标达到全镇中等以上水平。
2、抓好新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
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1)改善村容村貌,加强贫困村乡风文明建设,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为载体,通过送文化下基层等形式,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育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激发群众主动脱贫意愿和内生动力,消除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使贫困群众看到希望,提振脱贫信心和勇气,让贫困群众真正参与扶贫。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提升村庄形象。村庄主要道路实现硬化、绿化、净化、美化,垃圾基本实现集中处理。引导村民按规划布局改造现有住房结构和布置或建设新型住房。做好以垃圾点的改造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工作,为村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2)完善农村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在未来三年内,继续加快长营村村道建设:郭西宁苏路向南600米,郭东宁苏路向南至李庄800米,李长营小学向北至S256交界处1000米,李长营中间至麻湖交界处600米,刘庄至梅寨村交界处800米,丁庄至翟庄500米。继续加快农村自来水设施、农村电力供应以及水利设施的建设,确保户户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发展繁荣农村文化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村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做到专款专用,认真做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站、村图书室等文化基础实施的建设,为村民提供应有的文化活动场所,丰富村民的精神
文化生活。
(3)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实现有序的基层民主管理。健全长营村村民自治机制,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村两委为农服务的能力。坚持按季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和按月财务公开制度,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妥善处理村里各种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邻里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农民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勤勉协作的意识增强。创造农村安定祥和、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3、发挥宣传职能作用,积极营造扶贫创业的良好氛围。
(1)做好脱贫攻坚形势政策宣传宣讲。组织区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微宣讲团和艺术化宣讲团成员到村入户宣讲中央、省、市、区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奋斗目标、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重点宣讲我区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工作方法等,引导广大干群把共识凝聚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2)积极营造全民创业氛围。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做好全民创业政策宣传,帮助村集体为有自主创业意愿的村民提供便利条件。为在本村开展的创业项目积极协助办理各项创业相关手续。做好土地流转政策规定的宣传,鼓励有一定技能人员、高校毕业生、在外务工人员回村创业。
(3)引导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实现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和农业竞争力增强。利用宣传优势,积极帮扶长营村
通过广播、宣传标语、村民扩大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专业合作的意义及入社相关细则,积极引导村民加入或成立专业合作社,为村民入社开辟“绿色通道”,全程提供优质服务,尽快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
中共颍泉区委宣传部
2016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