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东区积极抢抓“互联网+”机遇,坚持高位推动、顶层设计,依托农产品发展优势,借力农产品电商带动,将电商与精准扶贫有机融合,围绕贫困户致贫原因,探索了一条政府积极作为、草根踊跃创业、企业自愿转型、群众共同致富的发展路径。
一、坚持典型示范,打造“电商典型人物+产品+基地+贫困户”模式
我区袁寨镇同庄村电商网点负责人高春虎,贫困户,身残志不残,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做电商顺利脱贫,作为电商脱贫的典型被阜阳日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2019年他利用“惠农网APP”、“颍东区电商扶贫微信群”免费上传农产品信息,全国各地客商纷纷前来采购,他热情接待,亲自陪同现场采购,无偿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把全区200多万斤的农产品销售到省内外,如西瓜、大葱、大豆、黄桃、南瓜、冬瓜、红薯等。平均每天都要走3-5车,约2万斤左右,高峰期可达10万斤,为颍东区种植基地、合作社、解决了销售难题。
二、打造“平台+电商+贫困户”多平台营销渠道
阜阳市福先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颍东区传统企业“阜阳市洽娃食品有限公司”转型升级而来,通过电子商务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利润。在企业增加效益的同时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就业,帮助贫困户脱贫。该公司依托颍东区正午镇大任村的扶贫工厂,积极发展线上销售渠道先后在天猫、淘宝、拼多多等各大平台开设十多家网店,在大任村周边吸纳劳动力50多名其中带动贫困户就业15人,为满足公司发展,自建3栋标准化厂房、2条流水线、5条包装线、4条网销分包线。转型升级电商企业的2017年网络销售额就突破700万元,2018、2019年网络销售额均超过1000万元。
三、投身精准脱贫主战场抓平台搭建促提升
利用全国政协机关定点帮扶颍东契机,推出“颍东味道”特色农产品进全国政协,助推消费扶贫。颍东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紧跟消费扶贫契机,自主研发“颍东味道”线上销售平台,为三十多家企业开办企业旗舰店、为9个乡镇开通优选馆、为全区电商网点开设网络店铺开通线上交易。同时整合颍东区农产品实施产品搭配组合,将颍东区20余种特色农产品组合分类包装成粮油米面类、小吃零食类、综合类3种“颍东味道”礼盒,2019年共销售5297份,总金额达72万元。“颍东味道”四个字在全国政协各机关、团体作为一种附有乡情的农产品留下深深印记。
2020年疫情期间,颍东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农产品供应链运营中心发挥社会责任担当,收购颍东区贫困户及带贫企业农产品40余万元,积极对接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体育局、皖新集团等20余家省直机关单位及社会团体开展“爱心助农颍东农产品直采 集中助销活动”,共销售农产品30余吨,销售额达37万余元,目前,这一“直采直销”模式仍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