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县杨平:身残志坚,“编”出自强不息人生路
2021-09-13 10:02:33

他身患残疾,却热心助人;他身残志坚,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不等不靠,用勤劳的双手“编”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的人生路。

一、身残家贫,努力自学掌握新技能

今年44岁的杨平家住阜南县黄岗镇杨店村。他本来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女双全,日子过得清贫而快乐。天有不测风云,十五年前的一场车祸使他瘫痪在床,巨大的打击使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黑暗,妻子也不堪重负独自离家出走。杨平没有退缩,“父母曾经为我撑起了一片天,我也要撑起这个家!如果自己倒下了,这个家就完了。”看着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儿女,杨平咬咬牙坚持了下来。村里知道这一情况后,把他列为低保户,在各方面给予他帮助与照顾。但杨平觉得,这样的“等、靠、要”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家的贫困现状。“凡事都要靠自己。只有增加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脱贫。”由于双脚不能行走,杨平在平时只能用一根长凳代替自己的双脚,靠移动凳子来走路,为此,他的双手经常磨出血泡。虽然生活辛苦,但杨平也开动脑筋,他托人找来了原料和工具,利用自己的双手编起了柳编,为这个艰难的家挣得一份收入。

二、感念党恩,以柳编带动乡邻同脱贫

转眼间,儿女长大了。儿子娶媳妇、建新房又使这个家庭欠下了一笔不小的外债。2014年,杨店村两委将杨平作为贫困户建档立卡,杨平受到了镇村的关心照顾,可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干活。杨平时常说:“我人残志不残,自己要努力干,给政府减少点负担,残疾人也要努力奋斗。”杨店村扶贫专干陈婷婷表示:“老杨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把自己当成残疾人,他非常勤劳,虽然是贫困户,但是他没有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努力地为自己的生活添砖加瓦。”杨平以自己的行动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乡邻,贫困户贾侠是他的邻居,她经常向杨平学习怎么编织柳编,杨平总是耐心的教她。看着和自己一样贫困的贾侠,杨平决定尽自己的一份心意,利用自己销售柳编的渠道向贾侠收购,帮助贾侠卖出了不少的柳编产品。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杨平的柳编队伍。

“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扶贫先立勤。”杨平用他向上的志气,成熟的心智,勤劳的双手带动了大家对生活的热情,带来了奋斗的希望。在这个柳编小队伍的发展下,老李老张买了新三轮车,贾侠也将于今年下半年脱贫,杨平也逐渐还完了外债,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争取尽快脱贫,不给政府加负担。

脱贫不忘乡邻,致富不忘党恩,带动其他贫困户共同奔小康。杨平植根于内心的、朴实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助人为乐的情怀,值得我们赞赏和学习。

上一页:阜南县:最美脱贫户——鲍前英 下一页:将生命献给脱贫攻坚事业的科协青年干部——追忆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