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一帮,牵手奔小康
2021-09-18 17:01:21

   在健康扶贫、教育资助、低保等各项政策的支持下,2017年,颍东区新乌江镇李桥村杨金刚一家终于脱了贫。本以为生活从此慢慢改善、越来越好。哪料去年下半年杨金刚遭遇车祸,腿部受伤,不仅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一度也不能自理。

车主肇事逃逸,医药费无力负担;妻子、儿子患有精神疾病,与人交流困难;家里喂养的小鸡、小兔到处撒欢,刺鼻的骚臭味弥漫全屋;正在读初中的女儿十分自卑,性格内向,不愿与同学交流,有了厌学情绪……一场车祸给家里带来的变故,又让杨金刚陷入困顿和绝望中。
  牛年的春节过去了,村里人陆续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杨金刚依旧一筹莫展、毫无头绪。
  直到有一天,新乌江镇“帮一帮”志愿者团队一行的到来,才给这个沉寂了一冬的家庭带来了久违的生气。
  “我们了解到杨金刚一家的情况后,立即会同新乌江镇在李桥村委会组织召开了帮扶会商会,研究制定了11条帮扶措施。”颍东区扶贫开发局副局长王晓燕介绍,这些措施包括:组织志愿者帮助他家打扫卫生,创造整洁的生活环境;把他的小儿子送到医院,接受系统治疗;为他的女儿购买桌椅,收拾出干净的屋子,鼓励她努力学习,树立自信心……“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帮杨金刚一家走出困境。”
  镇村干部常来嘘寒问暖,志愿者不时给予针对性的帮扶,如今杨金刚已经可以下床行走,妻子的精神状况也逐渐改善,时不时还和左邻右舍聊聊天,再见到镇村干部和志愿者,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我们在基层走访时发现,有些村民虽然已经脱贫,但客观上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困难。”王晓燕介绍,归纳起来,就是“老弱病残孤寡灾”,分为四大类:无子女赡养的老人或有子女但未尽赡养义务;出现自闭、厌学、抑郁等症状的儿童;政府兜底人员中部分有“等靠要”思想的村民;因灾、因病导致无劳动力的家庭等。
  鉴于此,颍东区扶志扶智孝善村建设领导小组在新乌江镇试点成立了“帮一帮”志愿者团队,致力打造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汇集社会各界资源,帮助这部分群众克服困难,提高生活质量,过上小康生活。杨金刚一家的转变正是新乌江镇“帮一帮”志愿者团队努力的成果。
  颍东区扶志扶智孝善村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张贺春介绍,接下来,他们将成立区一级的“帮一帮”志愿者团队,一方面对特殊困难群体急需的经济援助、心理咨询、健康咨询、教育帮助、技术服务、创业服务、矛盾调解等7类主要问题做好摸排;另一方面,整合资源,精准对接特殊困难群体,切实做到因户施策、真情帮扶、解决问题。


上一页:点灯行动:为“迷路”脱贫户 点亮一盏心灯.. 下一页:颍东区老庙镇李土桥孝善村扶贫扶志扶智孝老爱亲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