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彪是颍东区口孜镇党委专职扶贫副书记,几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口孜镇16个有扶贫任务的村。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户情的基础上,从培育支柱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帮助全镇理思路、谋发展、定规划、争项目。
发展产业助增收
柴彪是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法规科科长,2016年3月,他响应组织号召挂职口孜镇党委专职扶贫副书记。到任后,他白天进村入户,走访贫困群众、倾听群众诉求、亲历群众贫苦;晚上埋头学习扶贫政策文件、查阅扶贫档案、整理扶贫资料。面对口孜镇扶贫工作前些年落后的局面,柴彪与同事们立下责任状:“一年脱下落后帽,两年争做优秀兵。”
只有村集体经济壮大,才能更好地带动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2017年,柴彪带队走访王庄村时发现村里有发展特色种养殖的意愿,但苦于没有资金和好的项目。柴彪和驻村工作队进行了多次沟通,因势利导,指导和协助工作队开展招商工作。当年12月,安徽尚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360万元建设了蓝莓基地,现已经发展到260亩,年利润60万元,带动24户贫困户增收。引进蓝莓基地后,帮扶单位合肥师范学院支持建设蓝莓育苗基地50亩,带动贫困户务工增收8万元。
“蓝莓育苗基地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大棚种植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柴彪向镇里和区委区政府汇报了蓝莓育苗基地的情况,积极争取扶持资金。2019年,颍东区安排区域对接帮扶资金104万元建设蓝莓智能控温大棚,同时拨付村集体产业发展资金50万元用于支持蓝莓产业发展。智能控温大棚建好后,2019年9月,安徽佰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整体承租蓝莓智能控温大棚和蓝莓育苗基地,年租金7.8万元。同时,王庄村利用产业发展资金50万元及村集体收入20万元入股企业,年收益分红14万元。
目前,口孜镇8个贫困村已经发展了芦蒿、艾草、蓝莓种植等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全面实现村出列目标。帮助群众解难题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饮水难、行路难等难题,柴彪多次与村干部一起研究座谈,想方设法争取帮扶资金,协助解决村里存在的问题。几年来,柴彪成了老人眼里的好小伙,群众心中的好兄弟。
“柴书记,你再坐会儿,叙叙话再走。”“你看俺种的菜不孬,你带点回家吃吧。”贫困户邵治田是柴彪包保的五保贫困户。起初,老人对扶贫不了解,对扶贫工作多有抱怨。结对帮扶后,柴彪经常去家里坐坐叙叙话,耐心讲医疗保障等扶贫政策,解决了老人高血压看病吃药的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交流,邵治田对扶贫工作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观,从抵触变成了配合。
四年多来,在柴彪和扶贫人员的努力下,全镇实现3515户12297人脱贫、8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15.79%降至0.31%,帮助村民走上了“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