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仓库的28万元已到财政账户,这两天,要抓紧时间动工建设,尽快建成投入使用。”5月16日,颍东区口孜镇白园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常新亚来到安徽丽达制衣扶贫车间,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负责人王世亚。“有了资金,我们发展的信心更足,带动增收的决心更大。”王世亚说。
丽达制衣是一家以校服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的规模服装企业,2017年入驻白园村扶贫车间,目前企业产值达2000多万元,用工45人,月均工资3000多元。
自复工复产尤其是学校有序复课以来,该企业校服订单比去年增加2万多套,达到16万多套。随着订单的增多,扶贫车间遇到厂房受限问题:原有1000平方米的厂房不够用,仓储与生产车间抢空间,存在安全生产隐患。
驻村扶贫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与爱心企业、社会团体对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积极帮助扶贫车间着手解决眼前的困难。通过多方筹集,获得支持资金28万元,援手企业扩建200平方米的专用仓库,腾出空间扩产能。
面临的困难得到解决,企业上下干劲十足。“4月份挣了3700元,5月份再努把力,争取拿到4000元工资。”制衣工姚静影对工作环境和待遇很满意。因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姚静影不能外出务工。如今她不仅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还能照顾家庭,体弱的儿子也在扶贫车间学起制衣技术,可以多挣一份工资,一家人的生活得到改善。
扶贫车间入驻企业发展良好,白园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更欢喜。
白园村位置偏远,拥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55户784人,选准脱贫产业很关键。近年来,该村积极推进扶贫车间建设,根据群众就业需求招揽企业入驻,让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同时,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引进种植中药材大青根,增加群众收入。
2017年6月,由白园村双包单位阜阳一职高提供种植技术,每年投入6万元购买大青根种子,无偿交给贫困户家庭种植,当年引导77户贫困户种植大青根140.5亩。去年种植规模扩大到419.9亩,相较于“一麦一豆”,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今年大青根种植面积有望突破600亩。
此外,白园村还充分利用村闲置资产招商引资,建设集养殖、加工、科研、销售为一体的“朗德鹅”综合基地。安徽金仕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入驻白园村,已实现年出栏“朗德鹅”10万多只,产值近3000万元,朗德鹅肝、口孜贡鹅等产品常年供应北上广等城市,深受市场青睐。目前,企业养殖规模还在扩大,并增加了生猪养殖项目,一个上万头养殖规模的生猪养殖厂已经开建,“两个养殖项目的产业链延伸,将为白园村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企业负责人刘文利介绍。
如今的白园村产业兴旺,蔬菜种植、水果种植、渔业养殖等增收致富门路不断拓宽。白园村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2.49%下降至0.23%,村民人均收入由三年前的7000元增加至1.3万元,村集体收入由零增加至50多万元。
“产业发展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建立群众与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能管根本、利长远,更能有效巩固提升脱贫出列成果。”对白园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常新亚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