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村最倒霉的贫困户到最有名的致富能手,安徽省阜阳市正午镇吴寨村村民张子银用了“两步”,走过了人生拐点。
“家里以前就很穷,我曾试图摆脱贫困,先养猪,后养羊,但偏偏市场不好,把家底都赔了进去。”张子银想起往事有些哽咽地说,妻子跟他离了婚,自己身体也不太好。
“我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双手,甩掉贫困的帽子。”张子银承包了阳光花卉公司一个种植大棚,产销八仙花,同时土地入股,变成大棚基地的小股东,参与每年的分红。仅去年一年,他就获得近10万元的收入,成功转型为村里的致富榜样。
如今,身体好了,腰包鼓了,39岁的张子银买了房,谈了女朋友,正在为结婚做准备。
张子银说,之所以能够抓住机会,撸起袖子加油干,是扶贫路上处处“讲法”,让他和村民们安了心。
为拓宽贫困户增收门路,吴寨村着力在盘活“三资”上下功夫,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试点。以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吴寨创业经济服务公司为运作平台,通过实施土地入股、扶贫配股、折资入股、发包租赁等方式路径,建立土地增值分享机制、精准扶贫到户机制,推动形成土地流转起来、农民组织起来、产业发展起来、资产经营起来的共赢局面。
在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对耕地信息、人口信息等开展集中调查,并颁发土地确权证书的基础上,吴寨村先后引入东华西兰花、恒兴草莓、阳光花卉、丰海生态农庄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华瑞欣纺织服饰有限公司,共5家企业作为“三资”运作的承接主体。合作双方在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书面协议,确定投资形式、股权结构、利润分配、双方权利及义务、财务管理等内容,并发放股权证书。村集体、村民以优先股方式入股到企业,不参与公司的经营,只享受稳定分红收益。在企业转移、退出、处置资产时,优先股享有优先退交还权益。
“贫困户可以选择土地入股,也可以选择现金入股、以贷资入股,我们会请法律援助律师对所有的合同进行审核,看有没有损害贫困户利益的条款。”吴寨村扶贫专干王宇昊介绍说,村里还经常邀请省内知名律师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强化企业与村民的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并提供法律援助,现场进行法律咨询,保障村民权益。
贫困户尹纯久身患残疾,家里无人帮扶,生活一度很困苦。后来丰海生态农庄入驻后,尹纯久来到基地务工。但是开始时,企业并没有与尹纯久签务工协议,村干部知道后进行协调督促,双方签订长期劳动就业合同,约定每月工资1800元,保障了尹纯久的权益。到如今,尹纯久已经顺利脱贫,年纯收入能够达到27684元。
“国家扶贫政策很多,一定要用法律的手段保障落实,真正地在农村扎下根,真正地发挥作用,真正地见到成效。”吴寨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刘群说,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扶贫工作,能够保证扶贫政策的连续性、扶贫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和投入使用的有效性。
按照合同要求,每年入股企业为136户入股贫困户进行现金分红,三年共计发放分红39.99万元。截至目前,吴寨村累计脱贫259户68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7.4%,下降到2017年的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