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东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2021-10-19 11:23:35

 颍东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十三五”以来,颍东区委、区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聚焦重点,突破难点,补短板、强弱项。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努力打造现代化大美颍东。      

       一、总体概述

      2018年以来,颍东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农村“三大革命”扎实推进,镇村面貌明显改观。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乡镇驻地、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建成投入使用,全域绿化稳步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6.9%,完成64605座农村厕所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通过省级验收;编制《颍东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加快黑臭水体治理。颍东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标《颍东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围绕农村厕所垃圾污水治理“三大革命”,提升村容村貌,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二、主要工作

     (一)厕所改造

      1.2016年以来改厕情况:2017—2019年省下达颍东区农村改厕任务28600户,其中2017年5600户、2018年10000户、2019年13000户。我区财政资金实施农村改厕64605户。(1)2017年,新华街道、袁寨镇、正午镇3个乡镇街道改厕14983户,包含2016年美丽乡村改厕416户;(2)2018年,插花镇、口孜镇、枣庄镇3个乡镇和其他乡镇贫困户改厕33747户;(3)2019年,冉庙乡、老庙镇、杨楼孜镇、新乌江镇4个乡镇以及2017—2018年改厕补漏补缺乡镇15875户。

      2.认真组织实施2020年改厕项目。2020年改厕任务2000户同时也是民生工程,区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召开乡镇街道改厕分管负责人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学习讨论改厕实施方案和技术标准,坚持“政府引导、村民主体、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的原则,按照“点面结合、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基本思路,总结试点示范典型经验、推广成熟模式,推动农村厕所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监督透明化,引导群众正确使用和管理卫生厕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截止12月20日前全部完成改厕任务2010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8.40%,超过二类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要求。

      3.资金投入情况:2017—2019年,共计投入改厕资金6978.63万元,其中省级资金2179.60万元、市级资金900万元、区级资金3899.03万元。截至目前,已拨付整改资金1598.52万元。

     (二)垃圾治理

      颍东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于2016年11月份通过省级验收,且10个乡镇街道均在2016年底全面实行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自2019年12月份开始由区城管执法局负责,采取“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截至2019年12月份,累计投入资金约7000余万元。2019年1—12月清运生活垃圾6.61万吨,处理量6.7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2020年1-12月,我区共清理生活垃圾7.14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加强人居环境的整治,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20万吨;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1472户;清理废旧广告牌5848个;清理无功能建筑3.97万平方米;清理断壁残垣2831处。

     (三)污水处理

      农村污水治理加快实施,一是全力推动设施建设。制定《颍东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总投资3.25亿元,规划建设乡镇驻地污水处理厂9个,分别为冉庙乡、枣庄、插花、正午、老庙、新乌江、杨楼孜、口孜、袁寨镇。主支管网176公里。目前已全部投入运行。目前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覆盖所有乡镇政府驻地和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


上一页:颍东区脱贫攻坚配套文件汇编 下一页:人居环境整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