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村镇均张村:贫困村的美丽蜕变
2021-08-25 15:46:21

  芦村镇均张村原来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当地村民收入主要靠农业生产和外地务工。近年来,由于党的扶贫政策深入人心,昔日的贫困村于2016年顺利出列。同时,村里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昔日的贫困村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过去的茅草房、土坯房、砖瓦房,到现在宽敞明亮的平房、楼房,从烂泥路到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从脏乱差的村貌到干净整洁的广场游园,从等着政府送小康到积极主动奔小康,这不仅仅是均张村“面子”的变化,更是“里子”的变化。


  据均张村负责人张辉介绍,以前均张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经过改善,2018年初见成效,并打造成为示范村,周边乡镇,特别是河南省乡镇,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产业基础薄弱、缺乏发展后劲是均张村一直以来致贫的原因之一。均张村举全村之力狠抓扶贫工作,精准掌握扶贫对象,制定扶贫脱贫计划,组织实施扶贫项目,推动各类到村到户扶贫项目资金到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


  “省邮储银行作为包联帮扶单位,不仅帮助我们建立了光伏发电站,2019年还捐助40万元用于基础建设。我们村有一村一品,有千亩核桃林,同时套种了五六种中药材,带动40多位贫困户务工。”张辉说道。


  不仅如此,均张村利用农业生产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流转土地上千亩,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带动当地贫困户就业增收。


  “我们村集体经济种植大葱,像我这样的贫困户,有十来个人在这干活,月月都有收入。”均张村已脱贫户兆志说道。


  据了解,像兆志这样的已脱贫户通过流转土地,在领到租金的同时,还能在地里干活挣钱,村里还设有公益性岗位补贴增加收入。土地流转盘活了土地资源,也方便了外出务工的村民。


  2017年,均张村发展特色产业千亩核桃林和楸树林,进行林下种植中药材和红薯,带动贫困户管理和务工,增加经济收入。产业项目的发展,让群众有了寄托和希望,群众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均张村的华丽蜕变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均张村的群众每天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尝到了国家政策和产业扶贫的甜头,实现脱贫的均张村,如今正依托自身优势,为过上更好的日子而努力奋斗。


  (赵士伟)


上一页:扶贫队长卖鸽记 下一页:邴集乡三和村:抓党建促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