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坚持树牢“招商第一、项目为王”的理念,立足主导产业,搭建平台,建立机制,一大批招商项目落地投产,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在界首高新区田营科技园的安徽南都华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30亿元、年产能6GWH新能源锂电池生产项目的施工现场,到处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厂房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
据了解,公司最初规划锂电池项目时,在全国也考察过不同的开发区。后来,感动于此前阜阳对旗下企业南都华宇、华铂科技发展的倾心支持,项目最终选择落地界首。
南都华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只是我市招商引资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期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延链、强链、补链,多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圆满完成了预期任务。在“十三五”期间,全市一共招引项目522个,到位资金668亿元,其中浙江天能、南都以及上海齐舜一大批好的项目接踵而来,投产达产,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2019年在阜阳市民营企业纳税十强中,我市独占七名,招商引资企业独占五位,同时也连续五年获“全国投资潜力10强县市”称号。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市在着力建设市外招商平台、服务推进平台、市内承接平台“三个平台”,增强招商活力,积极推进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建强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具有界首特色的“159”等产业承接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软硬件环境,不断凸显兴产业、聚人才、优环境的竞争点。同时完善领导招商机制、招商服务机制、要素保障机制、政策引导机制、调度约谈机制、考核奖惩机制等“六个机制”,提升招商效率。
2021年是我市制定“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在开局之年起好步、开好局,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市切实做好了准备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始终紧扣高质量、一体化和双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三个关键词,并以此作为工作主导理念;紧扣‘招商第一、项目为王,招商项目的根植性,三分招商、七分服务’三个理念,认清招商是手段不是目的,是以产业发展、服务为目的的招商,始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减弱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而是通过服务达到招商引资的良性循环。”市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张猛介绍。
同时,在招商方法上强化“七个注重”,优化招商方式,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强化“问磨盯钻”意识,不断优化招商方法。
注重精准招商,牢牢把握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和省委打造皖北产业转移集聚区及我市争创国家级高新区获批在即的重大机遇,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和人才资源转移。紧盯国内外500强以及知名央企、民企和上市公司,定向发力,在引进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上取得新的突破。加大产业招商,立足我市地理位置承东接西、北上南下,地处中原经济圈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布局交汇点的地理优势,以及我市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势和基础,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的现状,深化与国内外,重点是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对接,加强重点产业、功能平台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产业链整体承接、集群式转移,形成引进龙头项目到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路径,打造南都、天能新能源以及巨东新材料等百亿产业园。
(闫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