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李田长,我们这里发现4个鸭棚占用耕地,定位微信发给你……”近日,大黄镇率先试水“田长制”,很快发现一起违规占用耕地现象。随后,经过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该镇国土所对史炉村这起违规占用2亩多耕地的鸭棚完成了拆除。
原来,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连日来,该镇启动耕地保护田长制,开展网格化包保管理,切实打造横到边、纵到底的耕地保护监管机制。
该镇将辖区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设置为网格单元,分别由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以及田长、行政村负责人为二级田长、自然村片长为三级田长、村民小组长为四级田长。其中,一级田长负责调度本镇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并对本镇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实施检查考核;二级田长对本行政村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负责,指导、协调、督促相关工作落实;三级田长定期巡查辖区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四级田长对每周至少开展2次日常巡查,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进行劝诫并记录上报。
“四级田长无缝对接,形成了田长吹哨,乡镇报到,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这样一来,就将耕地保护红线,织就成群防群治的天罗地网!”该镇一级副田长魏昆峰介绍说。
(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