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固本为苍生 ——临泉县卫生健康工作发展综述
2021-08-25 10:58:04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近年来,临泉县牢固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医疗卫生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筑牢医疗卫生事业基础,构建人民健康网络,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夯实卫生基础补短板

  针对医疗卫生事业基础薄弱的现状,临泉县不断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全县卫生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25.42亿元,建设县级公共卫生大楼、肿瘤病房大楼、妇幼保健院、第五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和医养院建设。
  为解决基层群众的就医难题,临泉县不断优化乡镇、村医疗卫生条件,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和办公用品的配置,提升乡村两级医疗服务能力,现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3403台。临泉县还投入2817万元,对66个村卫生室改扩建,卫生室建设总面积62399.6平方米。
  目前,全县医疗卫生机构576家,其中有三级医院1所(县人民医院),二级综合医院3所,二级中医医院3所、二级专科医院4所。现有床位数7628张,比2014年增加2911张,2019年全县医疗机构共诊疗852.74万人次。
  临泉县还不断加强核心专科能力建设,紧紧围绕县外转诊率靠前的病种,不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制定县级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积极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依托县医院稳步推进“五大中心”建设,2019年,县医院胸痛中心标准版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卒中中心获得省卒中防治中心授牌,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已经市卫健委已批准,创伤中心正在积极创建中。全县医疗机构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和疑难疾病诊治水平持续上升。

建立医疗保障人才库

  临泉县坚持把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医疗需求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人才的教育、培养、引进工作,多渠道扩大技术人才队伍。加大基层卫生计生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和考核招聘力度,落实“县招乡用”,为乡镇卫生院补充了医技人员力量。
  临泉县树立唯才是举的理念,不断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2017年,全县医疗卫生单位编内公开招聘352人,编外招聘99人,县外引进医疗技术人才16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10人,乡村医生培训600人。2018年,开始实施卫生人才“5211”工程,每年引进、培养5位正高、20位副高、100位中级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选派100名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1年,发放奖励资金140.3万元,207人获奖。2019年,招聘卫生计生人员175人,引进硕士研究生及副高以上职称人员15人,落实全科医生培训45人。副高以上职称28人,县财政投入167.6万元用于262名卫生人才奖励。目前,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6486人,比2015年增加2656人。
  临泉县着力建立良好人才竞争机制,公开招聘院长、副院长,14名德才兼备人选脱颖而出。同时,还科学合理调整卫生院绩效工资制度,完善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实行单位总额预算、统一核算和个人封顶计算,充分运用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调动每位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此外,还实施干部交流轮岗和优化制度,2018年交流轮岗18人,免职14人,清理无资质、不在岗人员656人。
  临泉县高度重视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工作,2017年投资150余万元,对乡村医技人员分期分批集中轮训,累计培训16期1168人。2019年,选派84人参加市级乡村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培训乡村骨干医师138名,并组织开展乡村医生培训51次,培训乡村医生1609人。

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在强化内功的同时,临泉县还积极引进外部医疗资源,注重抓重组、多合作,构建医联体建设新机制,着力探索县乡村三级医疗机制,创新医改制度,构建医疗体系,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临泉县认真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意见〉》要求,制定了《临泉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施方案》,组建三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强化紧密型医共体工作调度推进,深度整合县域医疗服务资源,有效融合公共卫生资源,重构和升级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能,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在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积极推动下,2017年6月2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泉县人民政府对口帮扶合作签约挂牌仪,在临泉县人民医院南区举行,这标志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与临泉县人民医院合作共建项目正式启动。北大医院与县人民医院建立医联体,每月固定时间北大医院选派骨干医生到县医院开展诊疗活动,帮助提升医疗水平。此后,省妇幼保健医院托管了县妇幼保健医院,固定专家团队到省妇幼保健医院临泉分院开展新技术、拓展新业务、培养新人才,提高临泉县妇幼健康服务能力。阜阳市人民医院托管宋集中心卫生院,帮助乡镇卫生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通过建立医联体,引进了优质医疗资源,让广大群众就近享受到了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为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临泉县全面实施分类免费救治,30种大病专项救治确诊17349人,做到发现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销号一例。为58178名贫困慢性病患者办理了《慢性病就诊证》,做到“应办尽办”。实行巡诊服务到村制度,利用“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村入户,逐人进行诊疗,制定诊疗方案,对常见的前10种慢性病,遴选出65种常用药品,配送到村,方便贫困人口购药;对296名行动不便且无人照料的慢性病患者开展送药上门服务。

当好人民健康守门人

  临泉县牢固树立卫生健康新理念,把防未病、治小病作为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2017年9月12日,临泉县召开“健康临泉”工作动员会,教育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推动全社会关注健康、重视健康,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新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促进全面小康。制订了《“健康临泉”全民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生活促进、健康运动倡导、健康环境整洁、健康产业发展、健康保障提升”六大行动。
  为提高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临泉县组建了基层健康教育队伍,遴选健康素养巡讲专家,7名市级巡讲专家、68名县级巡讲专家和12名县级健康教育宣讲员,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38支“健康教育宣传服务队”,村级395支健康教育小分队,不间断开展健康教育“四进”和“卫生下乡”为民服务活动,引导群众广泛开展控烟活动,倡导合理膳食,强化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监管,建设9条食品安全示范街、168家食品安全示范店、142家明厨亮灶餐饮单位得到加强规范提升,改造提升31处农村饮水厂。
  临泉县还创建“一乡一品”特色活动,乡镇、街道健身指导员传授中医医疗技术养生功(如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等),发动群众参与到简便易行的广播操、健身操、广场舞、健康走等有益身心健康的“阳光”运动,将国民体质监测纳入乡村干部健康体检项目,每年组织体检一次。
  为把防未病措施落到实处,临泉县全面掀起全民健身热潮,建立晨(晚)练点、文体活动广场315个,体育社团39个,完善县城“15分钟体育健身圈”,加快健康主题公园、游园建设,开展活动多样的赛事,直接参与10万余人,间接带动30万余人,激发全民健身热情。
  临泉县还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推进卫生文明健康单位创建为抓手,全面提高城乡卫生水平。目前,全县获省级文明镇(街道)称号9个、市级文明单位称号94个、县级文明单位称号162个;省级卫生村称号6个、市级卫生村(社区)及卫生先进单位称号33个,健康单位称号25个。
  身心健康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基石。临泉县狠抓医疗卫生事业不放松,正昂首阔步走在健康临泉的康庄大道,以实际行动为健康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上一页:“募耕农”成为脱贫增收新途径 下一页:临泉:立足中原 着力谱写“农”字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