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报道
  • 大事记
  • 志书年鉴
  • 理论文章
  • 专题片
  • 典型人物
  • 文艺作品
  • 统计数据
  • 重大工程
  • 新闻发布会
  • 文件资料
  • 课题报道
  • 出版物
  • 个人作品
  • 重要实物资料
    1. 网站首页 新闻报道
    

    全部栏目

    • 新闻报道
    • 大事件
    • 志书年鉴
    • 理论文章
    • 专题片
    • 典型人物
    • 文艺作品
    • 统计数据
    • 重大工程
    • 新闻发布会
    • 文件资料
    • 课题报道
    • 出版物
    • 个人作品
    • 重要实物资料

    最新文章

    • 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2021年前3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 1-10月份我县经济运行情况
    • 太和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1]
    • 历史沿革
    • 最美湿地巡护人——太和县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党员陈万峰勇救落水儿童
    • 喜讯!太和清音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 四川吉峰集团来太考察
    • 省医药设计院组织企业考察团到太和县考察参观

    安徽阜阳:七旬无腿老人种瓜养家 被誉为最“硬核”脱贫典型

    他被命运痛击过三次。女儿意外身亡、妻子受打击后瘫痪,而他自己,又在七旬高龄遭遇车祸,失去了双腿。然而,他不愿靠救济。康复出院后,他坐在自制的滑板上,用双手当脚,继续从事西瓜种植,年收入过万元,并且免费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71岁的阜阳市颍州区马寨乡皮楼村农民闫凡志因此被当地扶贫干部誉为最“刚”的大爷、最“硬核”的脱贫典型。早在2014年,闫凡志在政府的帮..
    2021-09-02 15:51

    颍州:描绘城乡一体新画卷 颍州区“十三五”发展成就巡礼之三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阜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三五”期间,作为主城区、首善之区的颍州区全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描绘了城乡一体发展的美丽颍州新画卷。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每到周末,市民陈欣都会带着孩子到双清湾公园玩。位于城南新区的双清湾公园一经建成,便成为阜阳市民周末“打卡”的常去点。住在恒大的陈欣享受了“近水楼台..
    2021-09-02 15:51

    瓜果产业带动就业增收 特色产业带动就业增收

    提供就近就业机会眼下,成熟的葡萄、香瓜、水蜜桃等各类瓜果已成为不少村庄和农户的致富果,带动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在颍州区西湖镇汤庄村金湖丰葡萄采摘园,成串的葡萄挂满枝头。由于天气炎热,每天天刚蒙蒙亮就会有五六名工人来这里采摘葡萄。采摘葡萄的刘彩英告诉记者,从2014年种下第一棵果树起她就在园里务工了。“活不累、离家近,不耽误照顾家务,一个月还能挣..
    2021-09-02 15:48

    扎根基层服务乡邻

    在颍州区程集镇时庙村,提起村干部邓斌,不少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今年刚满30岁的他,是本科学历的退伍军人,自2018年回到家乡担任村总支副书记以来,一心扑在工作上,深入基层,成立志愿服务队,实实在在地为民办好事。2010年1月,退伍不久的邓斌进入市质监局计量测试研究所工作,邓斌一直有个情怀,自己出生在农村,深知农民生活的艰辛,他觉得作为党员应该为家乡做些什么,2..
    2021-09-02 15:38

    新型职业农民炼成记

    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近年来,颍州区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开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免费培训养殖能手和农民经济带头人等方式,着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技术培训造就新型职业农民宽敞的蔬菜大棚内,生菜、茼蒿..
    2021-09-02 15:33

    一个基地带动一个产业

    “从购买种子到田间管理,再到联系销路,我们都会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种植户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站在颍州区九龙镇姬庙村扶贫蔬菜示范基地,看着大棚下一片郁郁葱葱,安徽国控集团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晓波十分欣慰。安徽国控集团驻村扶贫工作队于2017年来到姬庙村。当年,面对村里产业发展的薄弱现状,工作队结合实际,多方考察,萌发了在村里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的念头。这一..
    2021-09-02 15:31

    朱亚魁:把贫困群众冷暖放心头

    2016年11月,暂别熟悉的教育工作,朱亚魁被颍州区教育局派驻九龙镇五坑村担任驻村扶贫专干。4年里,他心系困难群众,全力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为五坑村发展贡献了力量。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五坑村经济落后,文化教育基础薄弱,2016年拥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319人,是颍州区重点扶贫村之一。“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心。”驻村工作刚开始时,村民对扶贫工作不理解、缺乏..
    2021-09-02 15:25

    拐弯村脱贫路上不“拐弯”

    初冬时节,大棚里的蔬菜丰收,颍州区三塔集镇拐湾村脱贫户刘殿云欢喜得很。“地里还有两亩半萝卜和青椒,长得都不错,青椒已经卖了千把块钱,晚萝卜马上上市。”仅靠大棚蔬菜这一项,刘殿云一年就能增收2万元左右。搁在三四年前,这样的生活,刘殿云想都不敢想。今年68岁的刘殿云家有五口人,儿子、儿媳智力残疾,孙子在上学,他和老伴靠种地维持生计,日子过得艰难。扶贫工作..
    2021-09-02 15:22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
    • 24
    • 25
    • 26
    • ...
    • 156
    • 157
    • 下一页
    • 尾页
    • 157/1255
    Copyright 2021-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单位:中共阜阳市委宣传部 建设单位:阜阳日报社 皖ICP备10016733号-3 网络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