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脱贫攻坚 不让一个人掉队
2021-08-27 09:28:05

【摘要】妻子常年疾病缠身,家庭开支越来越大……阜南县地城镇的刘克好和戴泽民有着相同的家境。2015年,经省市县三级政府精准识别后,两户都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妻子常年疾病缠身,家庭开支越来越大……阜南县地城镇的刘克好和戴泽民有着相同的家境。

2015年,经省市县三级政府精准识别后,两户都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国家级贫困县阜南,像刘克好、戴泽民这样的贫困人口,超过13万,几乎占了总人口的1/10。

怎样去脱贫,如何去扶贫……全县都在努力和探索。

脱贫了,还要致富,带动他人脱贫

今年刚50岁的刘克好,和皖西北很多农民一样,踏实能干。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妻子患上了障碍性贫血,北京、南京、上海、武汉……辗转求治依然没有治愈。

一年几万块钱的医疗费、一家四口的吃喝花销,让这个普通农家难堪重负。刘克好时常看着膝下的一双儿女默默流泪。

2015年,经过反复识别,刘克好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刘克好说,这次纳入贫困户后,各级干部来得更勤了,各项扶贫举措纷至沓来。

去年,扶贫干部和村干部都给他讲了“351、180”的健康扶贫政策,尽管刘克好很难清楚地表述出其中的含义,但变化已在悄然进行:妻子看病花销报销更多了,省市县都给报销,因为是慢性病,报剩下的还能再报销80%,每年几乎不需要花钱。

仅妻子看病一项,刘家一年就少开支几万块钱;女儿上大学后,每年都能申领三千元的“雨露计划”关爱资金……

地城镇扶贫办主任董庆玺对刘克好的情况很熟悉。“看病、上学问题解决后,我们就劝他搞点副业挣点钱。”董庆玺说。

反复琢磨并到外地学习后,刘克好决定养虾,他流转了几十亩地决定养稻田虾。去年底,他还申请到了 6000块钱的产业扶贫资金,当地政府和金融部门又协助他办理了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

拿到一摞摞的百元大钞,刘克好非常激动。 “养虾给补贴,贷款还免息,媳妇看病不花钱,闺女上学每年补三千……”年届五旬的刘克好说,贫穷不是错,但带着“贫困”的帽子,心里别扭,脸上也不好看。

花销少了,收入增了。刘克好在2016年度成功脱贫。脱贫后的刘克好说,养虾效益要好了,他会引导其他贫困户也尝试着养虾,同时,自己扩大规模,吸纳周边的贫困户到养殖场里来帮忙,增加他们的收入。

搬进新房,下决心今年一定要脱贫

戴泽民早些年的家境也不好。他和妻子体弱多病,儿子结婚后,儿媳留下一个小孩走了,一家四口相依为命,多年前就被列入了贫困群体。

2015年,经过精准识别,戴泽民家再次被纳入“贫困户”。尽管戴泽民近年来身体有所好转,也经常干点杂活,挣点钱贴补家用,但日子依然拮据,多年前的老宅也已无法住人。

2016年,阜南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地城镇地城村启动,当地政府把戴泽民列入易地扶贫搬迁户,老戴一家分到了100平方米的房子。

“我们是这批分房户中入住最早的,政府没给俺要一分钱,还送了电磁炉等生活用品。”戴泽民说,从多年低矮的房子搬进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一家人都很激动。

随后,当地党委政府再次找到了戴泽民,详细了解了戴家情况,给他谋划脱贫之策。“搬得来,住得下,能致富。”地城镇专职扶贫副书记徐明金表示,易地扶贫搬迁要有一揽子配套政策,确保贫困户脱贫致富。

“早些年,俺曾养过羊,现在说上面对贫困户养羊有补贴政策,俺就积极申请,获得了产业扶贫资金6000块钱。”戴泽民说,家里的几亩地,一家人也勤恳经营,他现在养了二十多只羊,脱贫总算有了奔头。

徐明金说,照这样发展下去,戴泽民今年脱贫应该不成问题。“按照计划,我们地城镇将有1528人在2017年脱贫。”

户户都有“脱贫策”,不让一个人掉队

阜南县苗集镇的阿英(化名),丈夫和婆婆都不同程度残疾,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嗷嗷待哺。

“花钱的地方很多,几乎没有来钱的地方。” 阿英说,早些年出去打工,勉强养家糊口,现在要看孩子,回到老家,一直想着找个挣钱的营生。

苗集镇镇长刘维航表示,在苗集镇,有许多类似于阿英这样的贫困户,种地剩不下啥钱,出去打工,家里有上有老、下有小。

“按照上级政策,我们结合镇里实际情况,启动了扶贫车间工作。”刘维航说。

阿英就来到了离家不远的苗集村的广源帽业的扶贫车间,“主要是用电机缝制衣服、帽子。”阿英说,计件工资,如果干好了,一个月也能拿个一两千元。

对于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必须给他找到来钱的门路。苗集镇党委书记于旬表示,除了发动规模种植大户优先请贫困户到地里干活外,苗集镇还积极推动扶贫车间发挥“实效”。

截至目前,苗集镇发展扶贫车间5个,带动周边贫困户四十余户,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同时,企业租用扶贫车间缴纳2万元租金也计入了村集体经济,用于助力脱贫工作。

用足用活政策,助力脱贫攻坚。国家级贫困县阜南县2015年底,全县贫困人口为47215户,134086人,重点贫困村90个,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占比达到63%。

“阜南县贫困人口几乎占了总人口的1/10,脱贫攻坚任务繁重。2016年,全县实现了30个贫困村出列、2.7万人脱贫的目标,取得首战大捷。”阜南县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县扶贫办主任曾晓彬表示,按照计划,阜南县2017年的脱贫目标是28个贫困村出列、3.4万人脱贫。

刘府山因病致贫,结合实际制定了养殖、健康扶贫和务工扶贫等举措;张士敏因残致贫,制定了“危房改造”、健康扶贫、低保兜底、扶贫车间务工等扶贫方式……行走在阜南全县,在某个乡镇都能看到类似的精准识别、精准施策一览表。

“目前脱贫攻坚正在扎实推进,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通过各界帮扶举措和贫困户自身的努力,我们将圆满完成今年的脱贫攻坚任务。”曾晓彬对脱贫工作充满信心,“按照脱贫路线图,确保不让一个人掉队。

上一页:养羊走上致富路 下一页:安徽界首 香玲核桃种植带动旅游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