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界首市芦村镇均张村高任庄自然村,今年62岁的昔日贫困户任绍军,近年来通过养羊脱贫致富,并因此受到镇里表彰。
任绍军的视力是二级残疾。他的妻子是二级智力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都是任绍军帮忙照顾起居。任绍军种了4亩多地,每年收入3000多元,只能勉强度日。他小学毕业后,给村里学校食堂做饭、打扫卫生,工资每月仅有300元,一干就是7年。该村扶贫专干郭晓侠来到任绍军家中走访,了解他家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为妻儿办理残疾人证,又为他申请相关补贴,享受低保、光伏发电等惠民政策,还把他家列为贫困户。
“现在,贫困户只要养3只母羊,政府会补贴资金3000元。”2016年初,郭晓侠知道任绍军能干些体力活,上门向他宣传产业奖补政策。征得任绍军同意后,郭晓侠帮他申请扶贫贷款3000元,买了6只小羊羔,鼓励他走上养羊的致富路。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2016年底,任绍军用卖羊的钱和政府补贴资金又买了18只羊羔。妻子儿子也学着帮他打理羊圈。由于任绍军掌握了喂养的技术,平时注重保持羊圈整洁,他养的羊很少发病,也能在市场上卖得好价格。
“老任能吃苦,早上起得早,不是割草喂羊,就是拉粪施肥。一家人全靠他脱了贫,成了我们当地脱贫致富的模范。”邻居高自军说。
“养羊虽说辛苦,但我的付出有了回报。现在政府给我很多的帮扶措施,我今后更要做好养殖,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目前,任绍军养羊一年纯收入有1万多元,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在村里推荐下,他去年受到镇里表彰。
芦村镇扶贫副书记马文明告诉记者,在村民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该镇围绕“一达线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的核心指标,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实现贫困户稳定、高质量脱贫,确保一户不落,一户不少。(孙海涛 应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