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吹响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在县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县镇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下,我们村以脱贫攻坚工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县镇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的要求,以攻坚拔寨的劲头扎实开展了为期七年的精准脱贫工作。2020年12月全村精准扶贫对象共涉及20个村民组265户1063人全部脱贫。回顾过去,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基本情况
崔集村地处淮河大堤,紧靠王家坝镇政府西侧,距阜南 县城30公里,2016年由崔集、赵郢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
全村共有20个村民组1084户5658人,除保庄圩85户320人外,其余全部居住在大堤上。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5户,1063人。主要致贫原因是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学致贫。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崔集村接到脱贫攻坚任务后,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脱贫攻坚会议,所有的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帮扶责任人参加了会议,传达上级有关脱贫攻坚精神,制定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讲话精神;制定了我村的年度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通过学习,同志们吃透了精神,掌握了政策,统一了思想,提高了站位,为完成我村脱贫攻坚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三、扶贫工作落实情况:
1. 这几年来我村实施到户产业有光伏和特色种养殖产业申报,每户每年至少申报一次,收益效果明显;
2. 对于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资金不足的贫困户,对其实施小额信贷金融扶贫,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贫困户收入,加快脱贫步伐;
3. 年龄大,劳动力薄弱的贫困户,为其申请低保,五保政策,保障贫困户达到“两不愁三保障”;
4. 对于学生实施智力扶贫等,最大程度上解决群众的所需所盼。
5. 针对群众住房安全问题、我村全面摸排,应该尽改。全面解决了我村贫困户住房保障问题。
6. 健康扶贫方面:我村按照文件要求,帮助贫困人口代缴新农合。
四、工作开展的难点
1.我村存在部分村民文化素质不高,发展意愿不强,大多数农民仍无法摆脱对土地的依赖性和传统的种植模式,土地利用率、产出率较低,依靠仅有的土地低收益和国家的扶助政策生存,安于现状;90%以上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多为年老、体弱人员,素质低,能人少,农业劳动力严重缺乏,发展产业十分困难。
2.缺乏龙头产业的带动支撑,产业发展还处在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以毛豆种植为主,没有形成基地联农户、产销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链。
3.产业化组织能力不强。村民一家一户各自为政,对产业化发展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产业化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4.是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资金不足。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积累,自筹能力有限,难以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崔集村将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和镇里有关乡村振兴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破解发展瓶颈,确保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是继续落实帮扶责任,帮扶力度,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持续跟踪帮扶贫困户,争取更加美好的生活。
二是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崔集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美丽乡村,让广大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王家坝镇崔集村民委员会
2021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