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除夕下午3点7分,临泉县韦小庄现场五百演职人员屏住呼吸,“各部门注意!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开始!”随着现场导演的一声令下,舞台音乐响起,演员开始表演,临泉县正通过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传奇中国节•春节》,向全球展示临泉文化和临泉杂技的独特风采。作为国内十个直播点之一,临泉县在韦小庄杂技专业村的舞台,组织了杂技拼艺、肘阁抬阁、威风锣鼓、犟驴旱船等节目依次出场,展现皖北民俗热闹的过年场景。
筹备,多方动员事无巨细。
在临泉不缺杂技节目,民俗表演更是信手拈来,但参与央视的大型直播活动还是头一次,直播活动有什么讲究,直播活动对演出节目有什么要求,怎样保证直播安全,现场中参与的数百演职人员的后勤保障怎样解决,诸多问题一同涌来。此次央视直播活动现场导演绍鑫杨说:“央视常规的直播节目长度一般都只有1分钟,像这样10分钟且参与人员众多的直播也是不多见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魏艾在协调会上表示:“像这样的直播活动越是不多见,越是宣传临泉的好机遇,机遇越难得,就越要珍惜好,把握住。”14日,政府动员公安、文化、供电、卫生等十余个单位和部门,表态发言、撰写方案,细分责任,明确到人。15日所有演员到位初选节目,16日预演,17日彩排,18日正式开始,紧密的时间表相互联系,每一天的工作效率决定着最终的演出效果,不容许有半点推迟和疑虑。从14日开始,活动筹备和组织协调跟随央视节目组的工作进展高速运转着……
彩排,千锤百炼如切如磋。
为了保证画面丰富,不同于往常杂技依次演出形式,这次直播活动要求十个节目一起演,不明就里的演员起初也傻了眼。现场演出导演马泉萍说:“十个节目,只用一个背景音乐一起演,对于演员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马泉萍介绍说,“平时演出中,每个节目都有特定的音乐,表演的节奏与时长都由音乐来控制。临时更改背景音乐,演员们要重新找节奏和控制时长。”相较于杂技节目,民俗类节目演出配乐和动作简单,显得更好控制,但作为两段各自独立内容如何流畅的衔接好,在彩排中则成为需要单独攻克的重点。电视节目中,摄像与演员的配合是衡量节目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播节目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只有演员一遍一遍演,摄像一遍一遍跟,将演员每一个最佳动作,最好表情,最美现场纷纷捕捉,再通过现场调度切换画面,才能呈现出远近高低大小不同的画面来丰富视觉享受。这些无不需要在彩排中频繁磨合与探索。
绽放,姹紫嫣红惊心动魄。
灯笼高挂,中国结、喜庆彩挂、彩色喷绘背景把韦小庄舞台装点一新,红毯铺就的杂技舞台散发迷人光彩,耀眼夺目。18日下午2点,演员就绪、观众进场、各摄像机位就绪,现场最后一次彩排正式开始。由于前期准备充分,演练次数多,演员们早已熟悉演出流程,各摄像机位也早已将需要捕捉的镜头烂熟于心,彩排进行的非常顺利。一切只静待央视直播中心的信号转播通知。演员们在现场就地休息,观众情绪饱满等待正式演出,工作人员不敢懈怠坚守各自岗位。然而就在此时,距离正式直播还有20分钟,央视栏目组自带的发电设备故障,直播设备全部断电,与央视总部连接好的卫星信号也中断了。一瞬间,时间仿佛静止。现场指挥调度却一刻也没有停止,应急电源随即调运场内,启动发电机、连接电源、重启设备,终于在距离正式直播还有8分钟时,信号恢复正常。直播中,现场调度室只有现场导演切换机位声音,声音平静且有条不紊。其他人看着画面监视器,没有声音,默默用心记录这特殊的时刻。正式演出很快结束了。直播结束后,有人为刚刚临时断电心有余悸,有人兴奋的偷偷掉下眼泪,有人满脸感动紧握双手,有人为直播成功而松了口气,更多的是为直播成功而高兴。
一份责任,假期仍然在岗只为守候你绽放的瞬间。直播活动正值大年三十,参与活动的很多人都是克服了家庭与工作的矛盾,或者更改了假期计划,为直播活动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按照临泉老规矩,年三十贴门对要全家都在,不然缺席的人会被贴到门外。活动当天几乎所有参与活动的演职人员都没有回家贴门对,为此,大家相互打趣的说:“家里把咱们贴外面,咱们抱团在韦小庄过。”为了能尽早去到活动现场,韦寨镇书记李岩和家里早早打了招呼,他说:“镇里干部心很齐,虽然是假期,但也没有一个人请假,我不能拉后腿”。公安局巡逻防爆队的胡向阳,家里有需要照顾生病的妻子和一岁半的孙子,为了赶到活动现场,他提前把午饭做好,放在锅里,他说:“不能和他们一起吃饭,至少也能让他们吃上热乎的”。县文广新局常明原本打算和在上海工作的女儿团聚,因为直播活动,他们一家不得不取消去上海的车票,将过年的地点改成了家里,为了支持爸爸的工作,常明的女儿还当上了直播活动的志愿者,在现场维持秩序。正是这些一线的工作人员勇于担责任,舍小家为大家,他们如涓涓细流般的努力,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确保了直播活动圆满结束。
一个信念,克服重重困难只为展现你最美的容颜。排练期间,需要一遍遍走场磨合,很多演员都是超负荷表演,尤其是肘阁抬阁演员,他们平均负重都超过50斤,加上小演员年龄小,更容易体力透支。现场组织协调人员不厌其烦的沟通和动员,想了很多办法减轻演员的负担,确保正式演出效果不打折扣。演出当日,天空刮起了风,这对露天演出的杂技《草帽》和《转毯》两个节目的表演提出了挑战,风过大,很多动作就不能完成,为此,演员们提前一个小时就进场反复练习,尽量适应现场演出环境。此次直播活动中除了演出现场之外,还有一个艰巨的挑战是演职人员的吃饭问题。参加此次直播活动的演职人员最多时有500余人,把这500人全部拉回县城吃饭误工又误时不切实际,韦寨镇上的饭店难以承载这么多人同时用餐,且正值年关,镇上很多饭店早已关门大吉。最终在韦小庄就地搭灶起火,做大锅饭成了最佳选择。村里请来一个知根知底的师傅掌勺,细心挑选餐具和新鲜食材,确保食品安全。韦小庄村民韦刘成说:“村里搭了6只炉子同时起火,村里50多人同时忙活,有切菜的,端盘子的,刷碗的,最多时候有500多人吃饭。”
一个梦想,历经重重考验只为实现文化强县的心愿。参与演出的杂技演员郑倩倩说:“通过这次活动,希望我们临泉杂技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第一次登台表演的小演员韦志英说起自己的心愿:“希望全世界都能看见我演出。”杂技演员也说出所有期待文化强县人们的心声。临泉杂技依托临泉文化而孕育发展,临泉文化因为杂技而声名远播,临泉“杂技之乡”这张名片擦得越亮,临泉杂技走出去的梦想就会越宏大,临泉文化强县的能量就会积聚更强大。希望借着央视《传奇中国节•春节》临泉直播点活动的春风,让临泉杂技让更多人知晓铭记,让临泉文化强县的梦想早日实现。
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在2月18日除夕当天中午12点推出8小时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传奇中国节•春节》。在直播的8小时中,节目将连线国内十个直播点,包括四川阆中、山东曲阜、湖南龙山、黑龙江雪乡、安徽临泉等地,地域涵盖大江南北,直播当地的除夕迎新活动,展现东西南北中各地风格迥异的春节习俗。此外还连线韩国、泰国、英国等多个海外站点,彰显中华文化在全球的魅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