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人踏上创业路 洼地里挖出致富经
2021-08-25 16:05:55

“这边都是洼地,经常淹,每年都比其他地方收成低的多。”饲养泥鳅多年的董月明边给泥鳅塘洒饲料边说。董月明的坭鳅塘位于滑集镇杨小行政村董老村,占地70亩,有20多个泥鳅塘。每塘饲养泥鳅近30万尾,除去人工、饲料和租金,每塘纯收益达到6万左右。

董月明是滑集镇杨小行政村村民,青年时期在江浙一带帮人饲养泥鳅,多年下来,学会了泥鳅饲养本领,积攒下了泥鳅销售渠道。2016年,董月明和同村好友合资成立海淼水产品养殖公司,投资100多万,开展泥鳅养殖。每天到泥鳅塘走走看看,不仅是董月明发家致富的希望所在,也是他多年的生活习惯。创业以来,董月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他说:“回到家就安心了,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觉得累。”

“泥鳅是水中人参,营养价值可高了。”说起泥鳅的用途,内敛的董月明像打开了话匣子停不下来。泥鳅逢到雨天冷天,就躲在泥淖里不吃饭,董月明就在晴天的时候多下饲料。夏天时候入夜蚊虫多,董月明在塘中间放一盏灯,蚊虫聚集,泥鳅就跳起来吃,每天能省下好几包饲料。饲养泥鳅最大的风险是疾病,董月明经常到江浙向专家学习研究疾病预防。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坚信:“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想干就能学会。”

一个多月以来,正是泥鳅销售旺季,江苏、浙江的客户接连派车到基地来收购,说起收益,董月明露出满意的笑容。他说:“现在交通方便了,搁家里比外面成本低,利润也高了。”好的收益给了他发展的信心,他打算明年再扩建20多个塘,把销量翻倍,也带动村民就业,让家乡的洼地变成聚富生财的高地。

 



上一页:界首:走出医疗体制综合改革新路径.. 下一页:小记者“走进文明”争做文明小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