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乡间村道曲径通幽、农家小院精美舒适……站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历史新起点上,任寨乡民生福祉全面改善,产业调整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正酣。
“党建+产业”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50岁的马成良,是任寨乡马湖村的一名党员。近年来,随着当地蔬菜基地开发建设迈上“快车道”,他的芦笋特色种植业也步上了新台阶,通过支部带头、土地流转和入股分红的方式,马成良家的芦笋走上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餐桌,每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现在任寨乡6个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31个基层党组织完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马成良认为,乡村振兴的最大力量来自党建,最大优势也来自党建。只要党组织找准产业发展路子,党员带头人带领群众发展,就能形成党的建设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互促双赢的良好发展格局。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任寨乡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培育各具特色的“党建+产业”品牌,全面助推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特有模式,为界首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如今的任寨乡,徐徐微风中,格桑花摇曳身姿,蜜蜂簇拥成群采着花蜜;蔬菜大棚中,小幼苗变身为一朵朵“致富芽”……
截至目前,任寨乡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以创建界首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全乡流转土地18000亩,重点发展经果林、中药材、大棚蔬菜、水产种养殖和品牌粮食等五大类主导产业,特色种养殖基地7500亩和优质品牌小麦种植基地15000亩。山羊养殖和禽类养殖家庭农场24家,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2家。17个扶贫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收益56万元;新型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模式累计带动贫困户643户,增收172.9万元。农业产业发展让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
双创园建设为乡村振兴“谋好篇”
“乡里引进了三个大企业,以后我儿子儿媳就能在家门口上班啦,挣钱顾家两不误呢!”任寨乡李大爷高兴地跟村民们说道。
近年来,任寨乡积极推进“双创园”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成立规划600亩地的绿色新型建材“双创园”,计划落地双创园企业3家。其中界首市恒发建材购销有限公司项目、安徽鑫宫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处理300万吨建筑垃圾及年产2600万平方米环保砖产业项目,计划投资1.75亿元,占地约125.7亩,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新增年利税0.3亿元,吸纳周边约160名群众就业。整合土地资源,深入推进土地复垦工作。完成土地报批任务101亩,完成土地复垦任务680亩,实现了新增耕地315亩的目标任务。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助推乡村振兴。实施3000万水利建设资金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和马湖、杨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道路建设600多条91.386公里和县道交通桥大桥集桥的升级改造,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提升。
生态建设为乡村振兴“打底色”
近几年,任寨乡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大美任寨”的发展战略,乡村人居环境更宜居。
人居环境整治日新月异。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入手,采取集中清理、整村推进等方式,对村主干道、巷道、户道、沟塘等进行清理;定期观摩检查,形成制约机制;树立群众环保意识,动员全民参与,形成工作合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力有序。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开展清理疏浚河道、增绿补绿等;采取秸秆“五化”利用、深耕翻犁返田等措施,实现秸秆禁烧“零火点”目标,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严格标准的原则,完成了3266个改厕任务,有力推进了厕所革命,美化了乡村环境,使任寨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优美。
(杨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