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快车”助力乡村振兴
2021-08-25 16:31:08

  近年来,我市紧抓“互联网+”战略机遇,依托“电商+直播”销售模式,进一步拓宽当地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使界首特色产品搭上“电商快车”,走向全国各地,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顾集镇安徽兔香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车间里记者看到,城市宣传员、网络主播王巧真正在进行直播,帮助企业销售兔肉。


  “作为界首城市宣传员,我一直感觉自己有责任和义务要为家乡做一些事情。现在我在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有一个直播间,就是想着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带动一些人同时做直播带货,也为家乡的农产品走出去贡献一点力量。比如咱们界首的土豆呀、牛肉呀、香油等,能让更多的人知道。”王巧真说。


  该公司创办人张景超有着20多年养殖兔子的经验,养殖规模在3000只以上。随着企业发展,他越发感觉到只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才能提高效益。为此,他新上了肉兔深加工项目,并利用电商进行销售,效果超出预期。


  “现在销售这方面,走的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利用抖音直播,还有网红带货。线上销售已经占到销售比重的60%多。”张景超介绍说。


  安徽兔香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直播带货,只是我市电商发展的一个缩影。为完善农村产品产、供、销全链条服务,提高农村产品商品化率,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我市对全市85家电商网点进行指导服务,将本村的农产品在平台上架、售卖,达到助农增收的效果。


  “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针对本地电商企业,给予包装设计、运营、培训、直播等支持工作,利用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台宣传推介产品,扩大线上销售规模,推动农产品上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运营人员许可说。


  据了解,全市已建成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电商服务站点85个,遍及乡镇和村、社区,为群众提供电商人才培训、装修指导、电商创业孵化、品牌策划包装等公益性电商综合服务,涌现出九个挑夫、首留余香等电商平台,已成功推动培育牛肉、土豆、渔具等一批传统特色产品“触网”销售,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数迅速增长,实现了市场活跃、交易额连年增长的良好局面。


  目前,我市电商市场经营主体已突破500家,2020年全市电商网上交易额达23.9亿元,2019年至2020年,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


  (闫伟)


上一页:打出乡村振兴“组合拳” 下一页:小麦秸秆成了“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