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概述
赵庄村位于鹿城镇西北城乡接合部,东靠京九线,西至界南河,南临骆庄村,北接项集村。全村下辖13个自然庄24村民组,1032户3860人,耕地2610.6亩,林地300亩,可养水面58.7亩。是全县90个贫困村之一,2017年出列。
2014年赵庄村经建档立卡精准识别为贫困村,严格按照本户申请,入户调查,两公示一公告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精准退出环节严格按照“一评议公示二审定公告三备案标注四颁发脱贫光荣证”开展。首先由村“两委”组织民主评议后提出,经过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后,在村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在村内进行公示。 第二步,公示无异议的,由乡镇党委、政府审定并公告。第三步,乡镇党委、政府将脱贫人口名单上报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并由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中统一标注。
通过精准识别,赵庄村共有贫困群众110户410人,贫困发生率12.23%。2014年“回头看”,贫困户剩余为83户295人。驻村工作队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有针对性的安排帮扶责任人进行帮扶,解决根源问题,增加脱贫稳定性。已脱贫户继续实施产业增收、就业务工增收,做好社会兜底保障工作,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因户施策、一户一策的工作机制,实施“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确保实现稳定脱贫。贫困户均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户家庭及边缘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全国扶贫标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脱贫户均能长期稳定脱贫不返贫,脱贫监测户的返贫风险及边缘易致贫户的致贫风险均已全部消除,贫困户脱贫后,均由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脱贫光荣证。
具体年份来看,2014年脱贫12户60人,2015年脱贫42户181人,2016年脱贫24户34人,2017年脱贫4户15人,2018年脱贫1户3人,自然减员1户2人,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9年至2020年无返贫及新增的贫困户,赵庄村贫困发生率为0。
二、主要工作
1、加强党的建设,引领脱贫攻坚
驻村工作对在刘明书记带领驻村工作队,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促进精准扶贫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另外我们紧紧围绕结对帮扶工作责任目标,认识到位,行动迅速,措施扎实,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结合赵庄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帮扶方案,重点抓好了以下工作:一是抓思想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强化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切实转变了党员作风,提高党员素质,筑牢支部,赵庄村工作队指导、协助村支部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利用党员活动日、上党课、夜校等形式向党员宣传党的政策,提高党员素质。二是抓制度建设。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断转变作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抓队伍建设。支部一班人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带领村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及全体支部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服务民生。群众参与率、认可度、归属感大大提高,为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基础。
2.产业脱贫工程,特色种养业扶贫。
驻村工作队作为产业指导主体,2016至2020年累计协助贫困户申报特色种养殖产业273户,申报奖补金额达45.429万元。2020年为边缘户申报产业4户,申报奖补资金0.64万元。
光伏扶贫方面,赵庄村共有41户贫困户享受光伏扶贫,平均每户贫困户每年可实现增收3778.37元,其中2018年全年发放到户光伏补助共计154913.17元。2019年平均每户贫困户每年可实现增收3991.96元,全年发放到户光伏补助共计163670.36元。赵庄村共有41户贫困户享受光伏扶贫,全年共发放资金12.3万元。
3.智力扶贫。
2016年-2020年赵庄村帮助申请学前教育7人,并申报学前教育资助0.28万元。
2016年-2020年赵庄村帮助申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5人,并申报义务教育资助0.69万元。
2016年-2020年赵庄村帮助申请高中阶段学生9人,并申报教育资助1.35万元。
2016年-2020年赵庄村了解帮助申请雨露计划12人次,并申报资助资金共3.6万元。
2018年-2019年驻村工作队联系肥西经信局资助赵庄村贫困儿童11名,每名学生3000元,共计捐赠3.3万元。
4.健康脱贫。
2014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82户250人均已参加新农合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其中2016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9户54人新农合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个人支付部分每人250元全部由政府承担代缴,且均已签约家庭医生健康服务,享受“351”兜底保障和“180”补充医疗政策。2020年帮助81户贫困户免费健康体检。
另外驻村工作队通过走访调研发现,赵庄村83户贫困户,绝大部分都身患疾病,协调对接双包单位县中医院,组织骨干力量每年到赵庄村针对贫困户、边缘户开展免费体检活动,对行动不便的请专家到户服务,有需要进一步检查、治疗的病人,24小时上门服务。
5.危房改造工程。
2016年以来协助申报赵庄村危房改造共13户,其中修缮11户、新建2户共10.6万元。
6.生态保护工程。
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贫困户人口从事生态护林员2人,负责全村树林、绿化的管理和维护,生态护林员工资每年8000元;从事光伏管理员2人,负责村集体光伏发电站的卫生、保护和管理巡查,光伏协管员每年工资3000元;贫困户和边缘户从事保洁员7人,每人每月1150元,工资由保洁公司统一打卡发放。
7.就业脱贫工程。
截至目前赵庄村县外务工38人,县内务工76人。其中利用村级光伏收益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30个,吸收弱劳动力参加人居环境治理。
2020年春节后因疫情,针对无法外出务工人员,工作队刘书记建议设置临时性公益岗位,鼓励贫困户就近就业。其中疫情防控公益岗位4人(2人担任卡点执勤、1人担任防疫消杀、1人担任防疫宣传)。对于未返岗者,由村两委向其发放就业指南,提供就业岗位。
8.金融扶贫工程。
2016年协助贫困户申请扶贫小额信贷26户,截止到2019年,每户每年分红3500元,已全部兑现。贷款也于2019年12月12日由用款企业全部还请。
9.积极联系对接定点帮扶和社会扶贫工程。
积极协调村镇与县直定点帮扶单位的工作关系,认真组织落实帮扶责任人日常扶贫走访工作和各项活动。经常向镇分管领导请示交流工作,定期回单位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使镇党委政府的意图在双包单位和帮扶责任人的实际帮扶工作中得以充分体现,起到桥梁纽带作用,使各项工作得以协调有序、步调一致的整体推进。
定点帮扶单位县经信局和中医院组织41名机关干部与我村82户贫困户进行定点结对帮扶,严格执行县“逢六扶贫日”制度,组织帮扶责任人到脱贫户家中走访,了解脱贫户的需求,充分与帮扶对象沟通,共同商讨,逐户逐人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谋划产业发展,寻找就业门路。达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一个产业带动一片”的效果。
驻村工作队驻村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根据赵庄村实际需要,积极协调对接双包单位以及社会爱心人士,为赵庄村建设添砖加瓦。
在驻村工作队的组织协调和联系对接下,县直定点帮扶单位和社会帮扶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在春节、国家扶贫日等主要时间节点,都主动向村里公益事业和贫困户捐款捐物、慰问脱贫户、捐资助学、救助特困家庭、认领扶贫项目,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问题,疫情期间捐赠急需的医用口罩,积极帮助销售贫困户滞销的农产品,增加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对新时代幸福生活的美好期望。
2016年-2020年县经信局通过开展春节慰问、卫生防疫、贫困助学、厕所改造、扶贫日活动等,累计投入现金、物资折算等近8万元。
2017年-2020年县中医院通过开展春节慰问、卫生防疫厕所改造、免费体检和义诊、村居环境整治等活动,累计投入现金、物资折算等近16万元。
驻村工作队响应县委号召,为进一步加快赵庄村美丽乡村建设。积极联系县中医院认捐9.8万元用于建设李庄、唐庄两个小公园,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捐赠3.25万元用于购买环卫洒水车,为4户贫困户捐赠0.2万元。
10.社会保障兜底工程。
贫困户A类低保2户3人,每人每月495元,B类低保6户19人,每人每月340元,C类低保5户9人,每人每月230元。五保:2020年五保贫困户14户15人,每人每月651元。
11.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工作队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和到户产业。
村基础设施大幅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生活条件有效改善,2014年以来,危房改造13户,改造资金10.6万元;畅通工程修建道路1689米(扶贫资金),户户通8576.9米,投资400万元(一事一议);建公厕10个,投资40万元(扶贫资金),建小广场5个,投资270万元(扶贫资金),其中中心文化广场4500平方米。安装路灯160余盏,3300元/盏;修建桥梁5座(扶贫资金);沟塘清淤7条(财政资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较快,村建敬老院、户户通、文化广场、就近上学、村卫生室、残疾人服务站、村图书室图书2000余册、村服务中心等等。
12、凝心聚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
鉴于我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状况,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路子。经研究策划,组织召集本土成功人士座谈,广泛征求意见,能人献计献策,经过外出考察,实地调研,通过资源整合,通过驻村工作队带资和专项资金入股,实施了乡村旅游(龙门客栈)、大棚种植(传威家庭农场)、三资清理盘活、村级光伏电站等项目,发展和寻找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2015年村级集体收入为零的情况下,2016年首次有了2.6万元的收入,2017年收入10万元,2018年达到了20万元以上,2019年达到42.1万元,2020年达到71.3783多万元,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可持续稳步发展。
13、克服疫情灾情影响情况
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滞销,工作队联合县中医院、经信局开展消费扶贫,帮助贫困户刘廷英家销售红薯粉丝1000斤,贫困户农产品滞销清零。
疫情防控期间,工作队入户摸排群众子女线上教育情况。共帮助义务教育阶段25名学生解决上网课问题。
2020年夏季防汛期间,全村8户贫困户、1户边缘户受灾,种植业受灾为22.3亩芝麻和桃树,受灾金额为0.7354万元;养殖业受灾为10只羊,受灾金额为0.5万元。工作队与赵庄村组织帮扶责任人帮助排洪、产业指导员入户指导及时补种,并帮助申请救灾资金0.345万元。
三、经验做法
赵庄村工作队在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时,一是根据每户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结对帮扶;二是积极协调县直双包单位帮扶责任人共同开展“县扶贫日”走访活动,了解扶贫户实际情况并及时解决扶贫户困难和需求,发现问题立整立改;为了实时了解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驻村工作队参加村委走访小组,每月定期更新扶贫基础资料,摸底贫困人口的数据变化,确保户实际手册及系统做到三对照三一致。四是开展不同形式的排查,保障我村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五是通过鼓励乡贤回村创业,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四、下一步打算和建议
1.落实定期走访,加大政策宣传,进一步改变贫困户的思想,提高思想上的认识,针对有劳动能力的介绍就业、申报产业,增加收入,无劳动能力者实施兜底政策,改变等靠要思想。
2.继续实施“双基”建设,申报修路、修桥、沟塘清淤项目,并利用村集体经济吸收弱劳动能力参加人居环境治理,改变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的居住环境,增加弱劳动能力的家庭收入,政策兜底一批、产业发展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生态补偿一批,以巩固脱贫攻坚质量。
3.结合上级乡村振兴规划,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立足本村资源禀赋,积极招商引资,壮大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