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基层青年干部
2021-09-27 16:35:26

2018年9月,根据组织安排,我来到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挂职实践,先后挂任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扶贫开发局副局长、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作为一个从“家门—校门—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在来颍东前,我对基层干部有过很多的想象:他们是“5+2,白+黑”、“工作与生活全天候交织”,还是官威凛凛、大腹便便、清闲度日?

如今,一年多过去,我更多看到的,是基层干部的不易和坚守。这些可敬可爱的青年同事们像一道道微光,不断照亮、温暖着我的挂职生活。

忙抗疫、守家园凸显军人本色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颍东区河东街道有40余名退役军人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的带头人,就是“老班长”罗振。罗振2017年到河东街道参加工作,因为是一名退役军人,平时主要承担街道的拥军优属工作,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班长”。

年初,听说疫情严重,匆匆吃过大年初一午饭的罗振,就早早地从老家赶回了街道办公室。街道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抗疫任务繁重,罗振主动提出到人口基数大、人员流动性强的北京东路社区参与防控工作,既担任防控卡点的登记员,又充当防疫物资发放的“体力军”。

 在防控值守期间,罗振接到一通特殊的咨询电话。来电者是北京东路社区辖区内的一位居民,常年在淮北务工,因疫情影响春节没有回家。然而,2月中旬传来了老母亲病逝的消息,要赶回来处理后事,考虑到疫情防控下的封闭式管理,他便拨通了咨询电话……电话里,这位居民言语中满是焦急与难过。罗振先是耐心友善地安抚了他的情绪,然后详细了解了他的诉求,并介绍了当前阜阳市疫情防控的具体要求。通话结束后,罗振立即上报街道领导并打电话给社区协商解决方案。最终,在罗振的积极对接沟通和做好防护措施的细心叮嘱下,这位居民顺利赶回,在未进入小区的情况下,由社区帮助办好有关手续,简单肃穆地送走了老母亲。“疫情无情人有情。对于老百姓的一些特殊情况,我们肯定要尽最大努力妥善解决。隔离的是病毒,不是干群关系嘛。”罗振说。

冲一线、感疾苦心系困难群众

“看到这样的家庭,总会忍不住想切切实实地为他们做点事情。”在结束完一天的特殊贫困户复核工作回来的路上,蔡勇不无感慨地说道。

蔡勇是个“90后”小伙儿,也是业务娴熟、独当一面的区扶贫局副局长。2019年5月,蔡勇参与了推进全区特殊贫困户复核工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聚焦全区近300户特殊贫困群体,逐户制定、督促落实上千条帮扶措施。其中,最让蔡勇心生感慨的,就是正午镇大任居的一户贫困户。

这户人家祖孙三代,父亲患肢体三级残疾,年过半百,平时在家附近打零工;女儿患有肢体、智力双重残疾;家务事全靠80多岁高龄的祖母勉力支撑。为了糊口,老祖母还养了鸡鸭和羊……但因精力有限,这些家禽散养在院子里、主房中、走廊下,导致居住环境极其脏乱。为了改善这家人的生活,蔡勇结合《颍东区支持特殊贫困群体稳定脱贫实施方案》,与镇村干部一起谋划,从“衣食住行”等各类细节入手,在低保政策兜底的情况下,帮助他们在院内搭建了鸡棚羊圈,把家禽真正“圈养”起来;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和劳动技能培训,帮助这位父亲树立信心、鼓足干劲。同时,给他安排了村里的临时务工岗位增加家庭收入,并协助户内定期做好院内屋外、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扫。

除了一线工作,蔡勇还承担全区贫困户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督查考核等工作。面对如此繁重、复杂的业务,蔡勇一方面牺牲自己的非工作时间,加班加点、深入钻研,努力提升全区扶贫工作精准度;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通过电子问卷、业务培训等方式,提高镇村干部的业务水平,减轻基层人员的工作负担。据统计,仅2019年,蔡勇就到镇村开展各类业务培训10余期,累计培训3000多人次。

舍小家、顾大家体现为民情怀

“我们也复工啦!请各社区创建专员积极响应,发掘身边的防疫志愿者,上报先进事迹材料,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传递正能量!”今年年初,河东街道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群里弹出这样一条信息。信息的发布者是闸东社区2018年7月招考的大学生村官陈梦如,今年34岁,因表现突出,被抽调至街道“创城办”工作。

在进入村官行列之前,陈梦如供职于一家民营企业,对社区工作知之甚少。接到“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任务时,距离2018年度的国家考核仅剩4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陈梦如没有退缩,更不曾有怨言,而是积极参加区级“创城”知识培训,并对所辖7个社区开展线上线下督查指导。

“创城”工作涉及人居环境改善、行为秩序规范等,不可避免地会对居民随意堆放破旧家具、占用公共空间散养家禽、大面积毁绿种菜等不文明行为进行规制,容易导致干群对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陈梦如先是实地走访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小区,并尝试着了解小区的其他居民对待此事的态度。“楼道又不是他一家的,放那么多杂物,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的呀。”“城市小区里面还鸡鸭乱走,跟住在农村院子里有什么区别?”……听着周围邻居们七嘴八舌的议论,陈梦如有了新的想法。她联合社区干部,对小区开展入户宣传和动员,组成一支以居民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小区环境整治中来,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积极规劝。在“陈梦如们”的努力下,近年来,闸东社区培育出了一大批居民志愿者共同参与社区发展,且群众满意度在多次测评中均为100%。

陈梦如的爱人是国企职工,2017年的时候响应公司号召主动申请驻村扶贫至今。肩挑“创城”工作以来,陈梦如时常加班加点,无暇接送女儿上学放学,有时甚至只能一边看着进入梦乡的女儿,一边忍着疲惫帮孩子检查作业。“干了社区工作之后,我更能理解丈夫的选择了,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总归是好的。”陈梦如笑着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两年的挂职实践,会让我时常想起颍东这一道道闪烁的微光。这群担当作为、扎实奋斗的青年干部,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质朴的为民情怀、过硬的业务能力,在广阔的基层,放飞青春梦想,唱响时代之歌。


上一页:省财政厅:帮扶叩开致富门 真情浇开幸福花.. 下一页:巾帼扶贫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