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报道
大事记
志书年鉴
理论文章
专题片
典型人物
文艺作品
统计数据
重大工程
新闻发布会
文件资料
课题报道
出版物
个人作品
重要实物资料
网站首页
全部栏目
新闻报道
大事件
志书年鉴
理论文章
专题片
典型人物
文艺作品
统计数据
重大工程
新闻发布会
文件资料
课题报道
出版物
个人作品
重要实物资料
最新文章
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2021年前3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10月份我县经济运行情况
太和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1]
历史沿革
最美湿地巡护人——太和县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党员陈万峰勇救落水儿童
喜讯!太和清音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四川吉峰集团来太考察
省医药设计院组织企业考察团到太和县考察参观
创业获扶持,致富天地宽
百合含苞待放、玫瑰吐出新蕾、郁金香争奇斗艳……金秋时节,位于阜阳市国家农业科技园的春江花卉基地仿佛一片花海。这个创建于2012年、全省规模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带动了当地20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只有带动更多人致富,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基地创办人、春江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一涯表示。作为土生土长的..
2021-08-25 10:54
精准脱贫聚合力
环境整治群众住得更舒心寒冬腊月,白雪皑皑。1月26日,王云飞冒着凛冽刺骨的寒风,踏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吕闫村贫困户温玉荣家,一进门,他关心地问温玉荣老人:“最近身体好吧,生活是否有困难,有没有需要我帮助的?”王云飞的一席话温暖了温玉荣老人的心,他连声说:“王书记,谢谢你对俺老两口的关心,俺一不缺吃..
2021-08-25 10:53
网络“晒”村务 群众齐点赞
“只要动动手指,就能知道村里的大小事,很方便的。”代桥镇尹庄村的邰丽一边操作着“阳光村务”终端平台,一边微笑着给身边的群众解释。当前农村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较多,村务“公而不开”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我市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在全市18个乡镇街道建立了阳光村务网络平台,让村级“..
2021-08-25 10:52
“五强化”为决战决胜脱贫摘帽保驾护航
排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81件272人,给予党政纪处分49人,组织处理166人,对6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件通报曝光。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真正做到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强化宣传教育,打好廉洁..
2021-08-25 10:52
念好养殖致富经
养鸡:纯利10万不是梦杨明杰养鸡与众不同,他每天早上来到养鸡场第一件事不是忙于喂鸡,而是打开电器给鸡放音乐。“由于公鸡习性好斗,每天几千只公鸡在一起不断发生斗架,严重影响鸡的生长,为此我经常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经过细心观察,发现每次放音乐鸡就不再斗架了,我想鸡可能和人一样,听到音乐后心情舒畅,所以..
2021-08-25 10:51
以创建促发展 引领农业提质增效
我市以创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为目标,大力开展农业特色发展攻坚,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支撑。突出品牌引领。围绕打造工作品牌,加大农产品监测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品牌。认证“三品”企业8..
2021-08-25 10:46
城乡处处美如画
初冬,从阜阳市区出发,驱车来到界首市田营镇李相庄,甫一走进村口,掩映在树林中成排的洋房便映入眼帘,精致的绿化、干净的道路、气派的洋房,村庄中央还有一个绿荫环绕的滨水小公园,乡村即景让人心旷神怡。眼前的美景,主要得益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自今年3月22日,全市城乡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动员大..
2021-08-25 10:46
一手撑起孩子的天 一手搭起致富的桥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15年来,要强的性格让高丽萍渐渐走出了离婚的阴影,重拾了幸福的生活。她坚持自己独立抚养三个孩子,用勤劳和智慧摆脱贫困的阻碍,她受恩于“流浪人”,如今又要用自己的双手带动村里人致富,她是真正的新时代女性代表。不离不弃,她为孩子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15年前的高丽萍仅仅22岁就嫁人了,因为年..
2021-08-25 10:45
三路径推进城乡环境美丽蜕变
2017年,界首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以城市创建为目标,提升全市综合实力,以“六个全市域”工程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环境整治为抓手,促进城乡环境面貌再提升,实现界首市城乡环境美丽蜕变。城市创建初战告捷。成功创建省文明市(县)、省森林城市。以规划指导创建,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成功入选..
2021-08-25 10:45
医防融合开启“界首模式”
在全国众多医改模式中,界首模式今年来声名鹊起。安徽14个地市纷纷前往考察学习,全国知名医改专家持续关注并点赞,甚至誉之为医改的“小岗村”。近日,记者赶赴界首,亲身感受医防融合“界首模式”。签约医生到家来12月23日上午11时,看完最后一个病人,界首市陶庙镇孙小集村医生陈宝骑着电动车来到村民张素美家中。“大娘..
2021-08-25 10:44
森林村庄李能村
位于田营镇东部的李能村是一个地势低洼、十年九涝的落后村,这里临近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田营十三窑遗址所在地。近年来,为全面实施生态补偿和修复工程,当地加快推进以植树造林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并被省林业厅授予“省级森林村庄”称号。茂林深处有人家近日,记者循着鸡鸣声来到李能..
2021-08-25 10:43
环境整治凸显“别样风情”
“以前都说城里好,现在农村也不差,路通了、灯亮了、广场修好了、环境变美了、精神生活提高了,大家都愿意在村里住呢。”顾集镇李翠村党支部书记贾慧说道。近年来,顾集镇坚持问题导向,以顾集总规为依据编制好规划,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凸显村庄秩序与山水格局、自然环境的融合协调,重点推进以“三大革命”为重点的城乡环..
2021-08-25 10:43
种草莓年收上百万
眼下,正值冬草莓上市时节。在界首市泉阳镇柳庄村董长俊家庭农场温室大棚,一串串鲜红的草莓匍匐在田垄上,显得脆嫩欲滴、长势喜人。2010年,在温州打工的董长俊返乡创业,7年时间过去了,他的草莓种植面积从1.1亩发展到现在的150亩,年经济效益也增加到100万元以上。泉阳又闻草莓香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泉阳镇东部约2公里的..
2021-08-25 10:42
抓党建 促脱贫
自到泉阳镇王付全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以来,我对如何建强基层组织促使脱贫攻坚开展进行了深深的思考。一般的行政村党员少有几十人,多有一百余人,且党员在农村中都具备或多或少的号召力,如果这些党员都能在脱贫攻坚中尽一份力,则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要顺利得多。“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对于行政村来说..
2021-08-25 10:41
文明乡风暖民心
近日,在安徽省界首市舒庄镇大鲁村的便民大礼堂,正在举行村民刘军强孩子的满月宴。刘军强算了一笔账:按照老传统,要吃三天流水席,怎么都要花2万元。现在遵守村规民约,只请至亲好友吃一餐,花了不到1000元。近年来,界首市农村全面建立村民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四会”组织,修订村规民约..
2021-08-25 10:41
扶贫先扶智 产业助脱贫
辣椒红似火群众采摘忙汽车行驶在前往舒庄镇大鲁村的道路上,笔者透过车窗望去,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碧绿的麦苗、火红的小辣椒、拳头大的瓜蒌和密密麻麻的桃树林……让人目不暇接。舒庄镇镇长赵达标介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该镇充分发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十大工程”优势,着力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同时,积极做好农业产业..
2021-08-25 10:40
经果林“串珠成链”扮靓美丽乡村
“小雪”节气过后,北风刮在脸上干冷般地痛。然而,在芦村镇郭楼村500亩地田间,土地流转户郭俊强带着10多位乡亲热火朝天地栽植银杏树苗。“行距是4米、株距是3米,纵看成行、横看成列,既要保证成活率,更要美观好看”。郭俊强一边对放线的贫困户指导着,一边对栽植树苗的乡亲们指点着。“银杏树又称满地金,上下都是宝,..
2021-08-25 10:39
土地流转规模化 “甘蔗哥”迎来甜美新生活
初冬的阳光略带些寒意,走进田营镇龙飞家庭农场,会看到成片的蔗林随风摇曳,工人们在地里忙活着,砍甘蔗、捆甘蔗,欢声笑语充满了田间地头……一捆捆打包好的甘蔗被顺利装车,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广龙脸上。田广龙是田营镇姜楼村田庄人,因为从小就喜欢研究农业技术,所以与农民和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20亩成熟的黑皮甘蔗,..
2021-08-25 10:38
环境整治凸显“别样风情”
“以前都说城里好,现在农村也不赖,路通了、灯亮了、广场修好了、环境变美了、精神生活提高了,大家都愿意在村里住呢。”顾集镇李翠村党支部书记贾慧说到。近年来,顾集镇坚持问题导向,以顾集总规为依据编制好规划,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凸显村庄秩序与清水格局、自然环境的融合协调,重点推进以“三大革命”为重点的城乡环..
2021-08-25 10:37
新乡贤发挥新作用
“原来这地方是一片废弃宅基地,遍地荒草垃圾,还有气味很重的养羊场和废弃闲置的破旧房屋,环境差得很。”近日,界首市光武镇黄寨村村民王红梅告诉笔者,“现在,你看这一棵棵松柏、冬青树、桂花树多美,还有鹅卵石小径,大人在凉亭下聊天,小孩在这里玩耍,成了大家休闲游玩的好地方了。”黄寨村历史上名为小黄乡,因村里..
2021-08-25 10:37
首页
上一页
1
2
...
144
145
146
...
147
148
下一页
尾页
148/2959
Copyright 2021-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单位:中共阜阳市委宣传部 建设单位:阜阳日报社
皖ICP备10016733号-3
网络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