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报道
  • 大事记
  • 志书年鉴
  • 理论文章
  • 专题片
  • 典型人物
  • 文艺作品
  • 统计数据
  • 重大工程
  • 新闻发布会
  • 文件资料
  • 课题报道
  • 出版物
  • 个人作品
  • 重要实物资料
    1. 网站首页
    

    全部栏目

    • 新闻报道
    • 大事件
    • 志书年鉴
    • 理论文章
    • 专题片
    • 典型人物
    • 文艺作品
    • 统计数据
    • 重大工程
    • 新闻发布会
    • 文件资料
    • 课题报道
    • 出版物
    • 个人作品
    • 重要实物资料

    最新文章

    • 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2021年前3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 1-10月份我县经济运行情况
    • 太和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1]
    • 历史沿革
    • 最美湿地巡护人——太和县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党员陈万峰勇救落水儿童
    • 喜讯!太和清音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 四川吉峰集团来太考察
    • 省医药设计院组织企业考察团到太和县考察参观

    柴彪 真心真情真扶贫 实心实干见实效

    内容简介:柴彪 真心真情真扶贫 实心实干见实效
    2021-09-24 16:16

    颍东区赵店村:扶贫扶志促增收 金融活水促脱贫

    内容简介:颍东区赵店村:扶贫扶志促增收 金融活水促脱贫
    2021-09-24 16:14

    紫青农业:念好脱贫“致富经”助农同步奔小康

    2021-09-24 16:12

    蒋祥虎:群众的所想所盼,我懂!

    在颍东区老庙镇庙南居委会,提到驻村扶贫第一书记老蒋,大家都能说上几句——和群众打交道,没有一点架子;帮助解决问题,真心实意干事;贫困户的主心骨、贴心人。大家给予高度评价的老蒋是颍东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蒋祥虎,于2017年5月来到庙南居委会。为充分了解村情民意,他进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走访调研,挨家挨户问、..
    2021-09-24 16:06

    刘雅静:村里大小事,全都记心上

    “要不是刘专干帮助解决发展资金和技术等问题,俺哪能发展恁顺利!”近两年,家住颍东区冉庙乡新杨堂村的丁培献种植大棚西瓜、向日葵,收获满满,对多次提供帮助的驻村扶贫专干刘雅静充满感激。原来,在一次走访中,刘雅静了解到外出务工人员丁培献有返乡创业的想法,便主动对接,宣传政策,介绍家乡发展情况。经过动员,丁..
    2021-09-24 16:06

    产业扶贫促增收

    只用了两三天时间,颍东区冉庙乡赵集村村民董继学便将从村扶贫车间拉回来的材料,加工成了一个个座椅靠背。“这个编起来不费事,俺老两口趁着农闲,用不了多久就编好了。”董继学笑着说,这批座椅靠背大约有60个,差不多能挣200元。从贫困户到脱贫户,再到人均年收入稳定在1万元以上,董继学的幸福生活得益于产业扶贫。“以..
    2021-09-24 16:05

    李亮:汤圩蝶变引路人

    乡村之美,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的充盈,更在于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精神生活。2017年至2020年,颍东区杨楼孜镇汤圩村集体收入从不足5万元增长至60多万元,与此同时,村民们的精神状态大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汤圩村的蝶变,与引路人——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汤圩村第一书记李亮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2017年来到..
    2021-09-24 16:05

    喜看吴寨新变化

    占地300亩的瓦大朝阳农场,产出的番茄品质优良,直供上海市场;700亩油牡丹基地套种了山核桃,效益将进一步提升;草莓基地的新品“白玉公主”,刚上市就销售一空……这是颍东区正午镇吴寨居委会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果。产业兴则百业兴。自2014年定点帮扶吴寨居委会以来,省财政厅驻村扶贫工作队便把发展产业作为改变这个贫困村..
    2021-09-24 16:04

    蒋祥虎: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

    在颍东区新华街道办事处吕寨居委会村道上,每天都有一名身穿绿马夹、来回巡查的村民,看见刚种的行道树被风刮歪了,就连忙上前扶正,重新栽好;看到哪棵苗缺水,就用随身携带的水盆从附近的沟里舀水浇灌……村民叫曾献立,以前整日无所事事,生活贫困。驻村扶贫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多次上门与他谈心交流,激发了他主动脱贫的..
    2021-09-24 16:04

    帮扶干部 脱贫攻坚勇担当

    脚下沾着泥土,心中装满真情。说起王宇昊,颍东区正午镇吴寨村的乡亲们都十分亲切——作为省财政厅第七批选派帮扶干部,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自从来到吴寨村,没少为村民、贫困户跑前跑后办实事儿,虽然只有短短3年时间,王宇昊俨然已经成为吴寨村的一员。最美帮扶责任人“扶贫工作任务重,不能耽误一时一刻。”王宇昊告诉记者..
    2021-09-24 16:03

    邵志珠:让群众健健康康奔小康

    “要不是邵队长,俺都不知道孩子上学该咋办。”受疫情影响,今年3月,全市全面实施普通中小学线上教育,这让颍东区新乌江镇龙凤村倪文贵一家犯了难。倪文贵有高血压、糖尿病,爱人患有精神病,家里3个孩子正在上学,经济负担重,生活困难,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们没有智能手机,也买不起电视机,孩子没法进行线上学习..
    2021-09-24 16:03

    看到贫困孩子吃馍就白开水,他的眼圈湿润了:一定要让村里人富起来

    儿子中考,父亲患病,正需要他时,他却在偏远的颍东区新乌江镇李土楼村忙碌着。那是个贫困村,2014年贫困发生率高达22.11%,就是在那个时候,他作为全省第六批选派帮扶干部被安排到村里扶贫。在他和村里人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李土楼村集体经济收入6.66万元,顺利实现村出列目标任务。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7.41万元;201..
    2021-09-24 16:01

    贫户杨福贤:幸福写在笑脸上

    村里有了产业,脱贫更有保障;贫困户有了工作,生活更加幸福,日子越来越有奔头……7月2日,记者在颍东区吕寨村阜阳市紫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产业扶贫、精准脱贫为当地贫困户带来生活新气象。“几年前,扶贫干部介绍我到基地来干活,一干四五年,伴随着基地的发展我们家也实现了脱贫。”上午10点多钟,脱贫户杨福贤正忙..
    2021-09-24 16:00

    扶贫干部鹿广军:让党的好政策到户到人落地生根

    “无论到哪,也别忘了当初为何而出发。”这是鹿广军一直记在心里的话,从2014年进村帮扶以来,他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扶贫任务。鹿广军为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副馆长,2014年10月,作为全省第六批选派帮扶干部到颍东区新乌江镇李土楼村驻村扶贫,任李土楼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当时村子的贫困发生..
    2021-09-24 15:59

    尚立群:走进贫困户的心里

    “身体怎么样了?最近还在吃药吗?”“不用担心,女儿上大学国家会有帮扶措施的。”9月7日,结束一上午的入户走访,颍东区插花镇闸南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尚立群又赶到阜阳市腾飞地笼厂,走访慰问企业脱贫户姜侠。申请到村扶贫闸南村是国家级贫困村,耕地面积1083亩,现有农户898户4479人。自2014年起,尚立群所在的..
    2021-09-24 15:57

    干字当先,让群众鼓起腰包

    贫困群众有创业意愿,驻村工作队把她引进扶贫工厂搞规模加工;残疾群众不方便外出打工,驻村工作队就为他送去扶贫羊……三年多来,在颍东区插花镇赵店村,工行阜阳分行驻村工作队用脚步、用汗水为贫困村、贫困户谋实惠,做好事,全力以赴抓好驻村帮扶工作,将贫困发生率降低至0.14%以下,2019年实现集体收入64.77万元。“真..
    2021-09-24 15:53

    颍东区口孜镇党委专职扶贫副书记柴彪 :帮助村民走上“幸福路”

    柴彪是颍东区口孜镇党委专职扶贫副书记,几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口孜镇16个有扶贫任务的村。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户情的基础上,从培育支柱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帮助全镇理思路、谋发展、定规划、争项目。发展产业助增收柴彪是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法规科科长,2016年3月,他响应组织号召挂职口孜镇党委专职扶贫副书记..
    2021-09-24 15:52

    大棚桃子带富乡邻

    9月7日一大早,在颍东区正午镇阜阳市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桃树种植基地,村民牛永合等人正忙着给桃林拔草、施肥。“等天冷了要放下大棚覆膜、修剪桃枝,一年四季都有活干。”牛永合说,种植基地成了他们脱贫的好帮手。到农村创业“我们这300亩农场种植的主要是大棚黄桃,以前大部分出口到俄罗斯赚外汇,今年受疫情影响才转..
    2021-09-24 15:52

    来明德 :这里就是我的家

    “来书记,您又来了……”在颍东区插花镇毛桥村,村民们见到这位爱步行走访的“来书记”,总会打声招呼。“来书记”名叫来明德,是颍东区农业中心副主任,现任插花镇毛桥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几年来,他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用真情和汗水带领毛桥村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毛桥村共有1526户6323人,2014年建档..
    2021-09-24 15:51

    好日子,说来就来了

    “200平方米新仓库建设,目前已进入招投标阶段。预计年底前,就能投入使用了。”9月18日,在颍东区口孜镇白园村,安徽丽达制衣扶贫车间负责人汪德柱告诉记者,这一切都多亏了村党总支书记武志敏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2017年年初,安徽丽达制衣扶贫车间入驻白园村,从事校服设计、制造和销售。短短几年间,车间招工达45人..
    2021-09-24 15:50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
    • 8
    • 9
    • 10
    • ...
    • 147
    • 148
    • 下一页
    • 尾页
    • 148/2959
    Copyright 2021-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单位:中共阜阳市委宣传部 建设单位:阜阳日报社 皖ICP备10016733号-3 网络举报中心